土壤分类

Tuesday, April 24, 2012

19810423的三十年后那一岁的我

(甲)
1981+30=2011

2012-2011=1

(乙)
这是一个充满感动与感恩的生日
我在满满的祝福下渡过了温馨满满的31岁生日
倒数那晚的电话筒两边由真诚与感动接通——眼眶竟然有点发热。

祝福接着蜂涌而至,我脑海浮现了好多30岁生日的点滴……
从30到31,仿佛是从0到1的打回原形再重新出发
这个由0到1的旅程体会是潜在我未知长度的人生里起承转合的推动力。

31到临那一刻,很奇妙的我有了‘零突破’的喜悦
一年前我在满怀期待这三十而立,却跌了一跤
我慢慢爬起来,一步一步往前继续走,再跑(和飞)
我用这一年的时间去把心态归零后重新起航至到我看见新的第1个路标。

(丙)
今年我各别收到两粒生日蛋糕,在生日快乐歌欢唱后
我在烛火前合上眼睛后,许愿
在亚罗士打,我给家人,给世界再给我自己
在雅加达,我给我的朋友,给世界再给我自己
从0到1,我发现原来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与幸运的芸芸众生之一
所以,我希望爱我的人、关心我的人得到我最真诚的许愿。

(丁)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从0到1的这一年分分秒秒过得太奇妙
这些收获都从没在我的意料之内,神奇得来如探险
在我失去所有准备好的探险配备后,却不放弃继续向前走
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添上最好的探险配备——
我那颗坚韧的心。

我曾经埋怨上天为什么在三十而立的去年给我那么大的打击
这一年我在高高低低的跌跌撞撞里重新寻找自己
直到在吹熄蜡烛那一刻,我看着为我鼓掌的家人与朋友们
我顿时明白了从0跨越至1的重要性
而这重要性深深影响了从1迈向100时所散发的威力力度。

(戍)
而那所谓的打击,呵呵,来得不慢也不快,在我而立之年大驾光临
我要说"来得刚刚好啊!"

(己)
感恩从0到1在我身边无条件支持我的家人与朋友
现在从1开始,在100之前难免还有更多跌跌撞撞
然而你们依在,加上我那颗心
嗯,我对我自己有信心!

(庚)
0+1=1

30+1=31

Sunday, April 22, 2012

母难日,一年不止一天


摘自父母恩重难报经
佛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
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
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
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
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
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
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
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乳,八万四千。
母怀胎时,第八月中,生出意智,以及九窍。
母怀胎时,第九月中,儿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质,桃梨蒜果,五谷精华。其母身中,生脏向下,熟脏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耸出,山有三名,一号须弥,二号业山,三号血山。此设喻山,一度崩来,化为一条,母血凝成胎儿食料。
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搅,又仿佛似万刃攒心。

佛教把‘生日’称为‘母难日’确实意义深远;在产房,我们的母亲是流了多少的血和忍住多少的痛才把我们带来这世界,所以‘母难日’一说在另一个角度而言是提倡我们在‘庆生’当儿要懂得感恩父母,而不是一味开开心心庆祝而已,不但没感恩生命甚至是在荒废生命。

我记得我大约是在三四年前才知道‘母难日’的存在,却直到在写下
《妈妈的疼痛》才开始体会这意义,我在那有提到“最近回家,我看见就算岁月在慢慢剥夺妈妈体力上给我的呵护,但她心中对我的爱还是不问收获的继续付出给我这在她心中永远的小孩。”就如这次我三十一岁的生日,我妈妈问我“你在印尼有人帮你庆祝吗?”而且前几天还说,今年你在国外,我们打不了电话给你——嗯,去年家人都打电话唱生日歌给我听呢!

从身边朋友得知,‘庆祝生日’对于有些人是多陌生的词汇啊。我们四兄弟姐妹打从在这家庭出生就注定那么幸运与幸福了,就连爸爸生意失败那年,爸爸还是给我们买蛋糕唱生日歌庆祝啊。所以,每年的生日,我都有家人还有帮我庆祝,我是多么的幸福!

还有多几个小时我就三十一了,反复读着《父母恩重难报经》,我想:母难日何止一年一天呢?尤其我离开吉打在马大就读直到今天我在海外的日子,爸妈还是那么担心我。想家的文字写了很多,因为这家是我一切的根本。

妈,有人跟我庆祝啦,别担心。昨天,我还吃了我永远都爱吃的蓝莓口味的蛋糕呢!谢谢你、爸,把我带来这个世界。

Friday, April 20, 2012

其实,我还挺‘藤井树’的,不然,我也不‘九把刀’(下)

延续自上一篇......

不然,我也不‘九把刀’
九把刀就喜欢用辛辣与天马行空的文字去写出他与他朋友之间的事,还有他梦想的点滴,但只要碰触到感情的章节时,他的遣词用字又开始变得踏实、平稳、细腻了,这就是我欣赏他的主要原因。《后青春期的诗》可以说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延续篇,很多承接的续写。读他的文字,你会发现他会善用不小段的文字去‘声东’,却突然‘击西’来给你会意一笑,或附带一句“你很废!”,再接着翻阅。

朋友们,你在青春期干过什么轰轰烈烈之事吗?我自问无法像小说里的人物这样疯狂,尤其一班同性朋友围在一起,拉下裤子的拉链后……在我的青春期,所谓和‘疯狂’扯上关系的与小说里的情节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一班不到二十个的十八岁以下男女一起完成举办了吉打州的中小学生活营,一群朋友协助我一举办‘心仪女生表白会’,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但,我的青春确确实实因为这些事而变的铿锵有声。

小说里提到“有一天,我们都将会被世界完美地驯养”,多真实的一句话,长得越大,我们都会按所谓的人情世故去进行我们的人生,变成生活里的一种习惯,收敛了与生俱来的‘本来’,因为那‘本来’是不乖的、不应该的,甚至是反常的,所以在迈向成人的世界时,你开始把‘现实’和‘妥协’带入去经营生活。然而,我对这句话却有另一种定义,不管在工作或创作,我都会问自己“一定就这样做吗?没有别的办法了?”,去发挥我的创艺,不管受落与否,这是我和世界抗衡的一种体现。还有就是生理,比如我刚学瑜伽时,如果我接受了自己注定是无法做到某动作,那么我将永远做不到,不过,我就是不相信我的身体潜能就这样而已,所以我不断自我挑战直到瑜伽老师对我可以完成拱桥等动作而深感佩服。

然而,青春期的疯狂难道是受年龄而有所局限?不,我们青春期的梦想并不因为我们迈进30、40、50等而就此越变渺小。我们身边有很多真人真事,比如英国年迈夫妇环游世界36年,航行约16万公里,经过45个国家,跨越7个海域,这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却至死也没做到的事。还有那些已经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经历过多次婚姻失败、丧偶后还再婚,当成为新闻被访问为什么还会选择进行结婚仪式而不是两个人相守一起就够了,不同的人都回答大同小异的答案“因为我们相信爱情”,啊!一个可能在很多人心中已磨灭的信念,还那么牢牢的住在这些老年人的心底。

由于我是一个月前就读完这本书,所以我在写这篇文字前有大略再翻阅一次,在上班的巴士里,我看这书的封面——“我也不‘九把刀’”,对于一些体会也许我们挺雷同,但体会方式就差多了,当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纯粹不同人所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所以,我还是会继续阅读九把刀,在他文字行间,我会看见如他在这本书自我介绍时写的‘等不及别人施舍,只好自己想办法去要’那种积极生活的态度里另一种比较我的方式里的实践。



阅读与创作就是这么奥妙的了,当初在读完《后青春期的诗》后感觉的‘少了些东西’的‘东西’竟然是我过后阅读的《流转之年》,并让我感悟到:其实,我还挺‘藤井树’的,不然,我也不‘九把刀’。这好比我们人生里常发生的悲欢离合,有些失去,冥冥中是因为准备另一个的到来,情绪上结合后让你有预料之外更好的收获。

Thursday, April 19, 2012

其实,我还挺‘藤井树’的,不然,我也不‘九把刀’(上)

青春无价。我们往往都在“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会来”后,才感慨这句话。

一个月前,我把九把刀的《后青春期的诗》读完后就很想写些文字,但感觉上还少了些‘东西’所以久久没有动笔。直到上周,我利用在槟城国际飞机场等飞机的时候完成了藤井树的《流转之年》后,莫名的把这两本书关联起来——都和青春有关却有截然不同的味道。嗯,我总算有头绪该怎样写了!

其实,我还挺‘藤井树’的《流转之年》是我读的第二本藤井树。写类似题材小说的作者,我个人读过他、蔡智恒和九把刀,但我就是觉得他的文字特别有味道。从《寂寞之歌》,我就发现他在小说里用的句子都不会太长,也不会刻意写了许多稍有关系的事物才带出他要说的事物。阅读他的文字有点像咀嚼甘草片般的,所以在阅读一个章节后,我喜欢给自己一小段时间思考他一些有意思的句子,除了会自我陶醉,心里也会说,“他真不简单!”

读毕这书,我想,在流转之年里,我们得到很多,失去不少,失去曾经十拿九稳的,得到以为永远没机会再得到的事物或再遇上的人。小说里的三名主角的故事都提醒了我们在人生里的顺流与逆流里,要做回自己,知道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里该怎么拿捏坚持与放下。某天,当你意识到小说里说的“当大家都再也不是孩子的时候,回头看看我们还是孩子的那时候,留下了什么?”,你将会滔滔不绝的把一匹布的过去拉出来,还是一时间哑口无言呢?

小说里有个情景是三名主角打倒流氓的老大后再被那群流氓打得头破血流并在医院休养好一段时间后的感想:倒下的不是那个老大,而是我们的青春。印象中,十六七岁时我和朋友外出时遇过两次流氓,我都是比较理性的那一个要‘一起走人’的那个,就如小说里的第一人称,子谦;很巧的在‘无法逃脱’后,中招的都是我的朋友(这就和小说的子谦不一样,呵呵),现在想想,真的是幸运。

《流转之年》里的爱情故事普遍得来,还是挺真实与感动的,有几个句子,我想特别在这里写出来,给你看看我说的藤井树那‘有味道’的精短文句:
· 某些情绪从眼角流出来,感觉很夭寿。· 爱情的力量,小卒子有时也会变英雄。
· 受伤过的感情,一次就累了。· 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了,为什么要为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哭呢?
那天,我抱着刚读完的《流转之年》,坐在飞机场常常空无一人的凳子上,合上眼睛——“我还挺‘藤井树’的”。在流转进三十一年的岁月里,我身边的朋友不乏《流转之年》与《寂寞之歌》里主角的朋友,这是我感恩的事。还有,我喜欢简短的道理,比如从三年级就铭记至今的“不怕慢,只怕站”还受用至今。最让我觉得自己挺‘藤井树’的,还是他文字散发的味道吧,什么味道呢?有寂寞的、有受伤的、有放手的,还有这三个混在一起后提炼出来的爱、感恩、相信与原谅。回顾我的青春期,老实说我还挺自豪的(当然要谦虚),不过我要特别感谢每个荣耀后支持与鼓励我的人。

待续......

Tuesday, April 17, 2012

颜色与水果除外的428

428黄绿集会举行在即,主办单位在全国各地造势让各阶层人士更加了解这联合集会的背景和诉求。打从这消息正式公布后,很多政治人物和时事评论员陆陆续续通过不同管道发表看法、伟论,其中星洲日报总编辑郑丁贤的《一粒苹果一粒橙》似乎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衍生了更多的抨击、澄清;一篇评论可以得到那么多回应,不管褒贬,足以证明郑丁贤的影响力还真不小。

好的,进入正题,我个人并不赞同《一粒苹果与一粒橙》里提到的论点,不过就如作者在结尾的那句话,“让主办者作为一种策略参考,而不是反对劲选盟或绿色盛会”,所以,我没必要针对这篇言论里的论点再提出我的看法。一篇刊在报纸的评论,作者的言论要独特得来也要站得住脚,如果无法在我思考上带来没什么冲击或只是顺大多数意见来写,我倒不如不读,作者倒不如别写;在读完这篇评论后,我反而觉得黄绿集会更应该联合一起进行,或者说在这种时候,这两个集会不得不一起进行,我的理由不多,只有三点:

两个团体反对的议题都来自同一个决策人——我国当权政府
大选的公平与否,从政府角度来说,这跟独立的选委会有关;稀土产是否运作,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从科艺部的得到独立的科学评估报告来证实,如果对人民有害,稀土厂绝不开始运行。你看,仿佛都跟我们的政府无关,尤其是选委会,还好我们有一群不辞劳苦的净选盟义士,发现同一个地址可住上百个军人、原来大马是人瑞国、原来有四万多人是‘有没有这个人’的人……所以,请说服我这跟政府无关。


关丹稀土厂的兴建,如果不是得到我们首相点头,这跨国公司会在当地完成近96%的工程等待开工吗?准证A、准证B,……在这个时候形成什么意义?请告诉我,这完全依据独立的科学报告和所谓的民意而决策的。别再愚弄我们了,尤其是自称代表我们全马华人的马华在稀土课题上,我情愿你们别发表什么意见了,说什么稀土厂运作后若有问题,你们第一个到现场,你们倒不如说你们都搬到那边长期居住会更有说服力,反正你们都做不到。

两个课题若无法得到解决,所带来的后果将是长久性的
先说稀土,有时我会天真问自己,当权的政治家是否都是没有一丁点良心的?(刚问完,我有觉得自己好天真、好傻了)我在某评论读过的“他们连国会大厦漏水问题都解决不了,你还会期望他们可以解决稀土废料不完善处理的问题吗?”,稀土厂一旦建成并开始操作后,首当其冲就是为了要埋葬稀土废料而大量荒废的大地,接着我们会提心吊胆的过着没有预先通知的‘辐射爆发’,尤其最近的地震都不认地区,要来就来了;别以为就只有关丹区受影响,毕竟我们大家在同一片土地,雨水会带走也带来属于这篇土地上的一切,这些事也许是几年后就发生,也许是我们的孙的孙的时候才发生,如一颗不知什么时候会爆炸的计时炸弹。


如果这次大选如果真的如国外时事评论说的将是大马历史上最肮脏的一次,那么我们还要有心理准备将会有好多问题会影响我们的世世代代,这里我不说别的,我只说最明显的例子——教育,接着就是华文教育,我们给了他们太多机会去完善却无法得到解决,所以看到高材生无法得到奖学金出国深造才说检讨奖学金遴选制度、看到人材流失后再拟定人材回流的计划,看到董总发威了就给出权宜之计……

这个集会不是寻求差异,而是寻求共同点
大选前的竞选期间,我们都是马来西亚人,不分你我也没有哪个种族优先,政治人物可以化身小贩、看护等,甚至完全不敏感的戴上其他宗教的饰物来跟大家打成一片,虽然偶尔会有点不经大脑说出“你帮我,我帮你”、“我不需要谁谁的选票都可以赢”的话,但是那时候你将会感觉到在他们的领导下马来西亚是非常和睦,各种族都是不分高低的得到政府的眷顾。然而,大选过后呢?


多年来,我们没有看见的是身为人民的我们一起连成一条线,表达对当权不公政策的不满与诉求,然而从去年的709事件后,直到2012年的现在,我们都看见了,也许大家往前看时的宗旨始终有差异,但这个时候如果你可以往后看这些课题的源由时,这一次我们不是去把不同的诉求分开来各自去奋斗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在这时候异中求同去利用这个时机给相关政党感受我们的力量,去聆听我们不同声音里的共同点。我们是支持干净的选举,不是支持民联;我们是反对建稀土厂,不是反对政府,所以只要你的选举清洁,不建稀土厂,那你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政府。



最近,又要交税了,有时候我想这些钱去了哪里?给她化成从小的储蓄买包包?给她的他去投资买楼?想了都很心疼。放眼看当前林林总总的课题,赵明福与稀土厂两件事是最让我失望的,两件事都关系到人命!岂能草率?各位四肢发达的政治家,你们可以按着良心,厚着脸皮,不顾后代的因果循环去发表你们的伟论,不过当课题牵涉到人命时,请你们发挥你们仅剩的良知吧!

Friday, April 13, 2012

不小心,减肥

最近的我确实比以前瘦了,身边好多人都这么说:

我上次清明回家,从飞机场出来时妈妈说:哟,你又瘦了啊!整个肚腩也不见了。

我妹妹阿佳看到我在网上的照片后跟我说:哥,你太瘦了啦,不好看,以前圆圆的你比较好看,别再瘦了。

中方同事A在中方同事B面前说:鸿业瘦了很多,从以前的南瓜脸变成现在的瓜子脸。(马来同事A美化后转告我)

中方同事C注视着我约十秒钟后跟我说:鸿业,你减肥计划真的很成功!

昨天一个印尼同事A看到我找马来同事B后跟B说:你老板瘦了很多!

今天中方同事B看见我:你瘦很多,好像瘦了二十公斤!(这到是有点夸张)

经常和我一起参加Body Balance的印尼华侨朋友在更衣室跟我说:You really slim down a lot!

我的瑜伽老师,Storm一个月前在开始瑜伽课之前跟我聊天,
S: You really slim down a lot, how much weight you lost?
G: Since? S: Since you joined my class at first day.
G: Hmm, around 8kg.
S: Wow, amazing! How you did it?
G: By joining your Yoga class.
S: Haha, keep it up!

坦白说,我这次的瘦下来属无心插柳。不少人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减肥,由于我之前完全没有减肥的计划,所以我还真的不懂要如何回答,不过我都会回答“去年八月”。为什么是去年八月呢?因为我是在那时开始学习瑜伽,接着开始探索其它Group Exercise(GX)而慢慢迷恋上不同的班,从静派的瑜伽,直到动感非常的Body Jam与Body Combat,还有激烈得很的RPM踩脚车的班,我都是带着‘享受过程’的心态去参加。

直到去年十二月初,身边的朋友开始发现我瘦下来,还有我在穿那件之前还要松开裤头的扣才舒服的裤子都觉得有点掉下来的感觉时,我才‘恍然大悟’看着镜子里的我说,“阿业,你真的瘦了,奇迹ehh!”。这不在预期的瘦下来让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常穿的衣裤突然过大,我之前准备在阿佳结婚穿而买的新衣都变得太大件,但又不可能全套买过,最让我心疼的就是那件GAP的牛仔裤,差不多马币两百的啊!不过,我有n多的衣服和裤子可以重新穿上,哈哈!

我这次的‘不小心的减肥’其实跟我学习瑜伽的过程很雷同。起初参加瑜伽时,免不了有点自卑,看别人轻而易举完成很多动作,而自己去到一个极限就不能‘再去’了。幸好瑜伽老师经常鼓励我,说每个人的骨骼不一样,要常做也不要放弃;加上兆斌之前告诉我瑜伽是要放松身体而不是猛用力就可完成的,慢慢地、渐渐地,我完成了一个接一个瑜伽pose,现在想起第一次成功做到拱桥动作时,心中的超超超超超满足还是很超的(这是什么中文形容词啊?哈哈!);同样的也同时的,我的体重也跟着一天比一天变轻……

我之所以喜欢瑜伽是因为它可以让我慢慢发掘我体内的潜在能量,接着通过不同的动作让我发现人类躯体设计的奥妙,每个动作、动作与动作间的一呼与一吸都有它的学问;同理的,对于这次的‘不小心减肥’,两周前我看大姐整理她2007年结婚的照片时,我看到五年前的我,原来我还真的是‘圆’了好多年,看着现在的自己有点不可思议。尤其如今年过三十,我重来没觊觎我会瘦下来,加上这次我根本没计划去减肥,而是顺其自然的享受各运动给我的满足感,并如瑜伽老师说的在参与每个GX时都”feel your body”,让心理控制生理,而得到这‘意外收获’。

最近当我躺在床上时,摸着我扁平了不少的肚子时,我会想:以前的赘肉都跑到哪里了?接下来,还会继续瘦下来吗?顺其自然吧,要瘦也要瘦得健康。在我写这篇文字当儿,我打开一些旧照片看,不经意看到前阵子几张不想(不敢)看的照片时,现在我反而对那照片傻笑,呵呵!人的一生里有好多得与失,一个得是也许另一个失的开始,一个失不外是另一个得在跟你招手;在你强求时,你的目标可能离你越来越远,反过来,当你安下心来过好每一天并善待自己时,很大可能你会‘不小心,幸福’。

Thursday, April 12, 2012

在电影院看铁达尼


1997年我念中三,那时的亚罗士打没有电影院。我第一次看铁达尼号,是在伟存的家和开鸿三个人一起播放VCD来看,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我们其中一个有说,“画画那一幕时在VCD2还是VCD3?”

如今事隔十五年,3D技术当道,这部赚人热泪的电影重新加入3D效果,再配合铁达尼号沉船一百周年在世界各地上映,要再捞一笔应该不是大问题;我在上个周末就跟伟杰在雅加达的XXI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起初,伟杰问我“真的要看meh?”,不过由于上次他带我去看了一部烂电影,欠我一次人情,这次只好顺我的意了,呵呵。

在电影院看电影自大学时期已经不再是什么特别的消遣了。很多朋友都说如果要在电影院看电影,就要选动作片或有很多视觉效果的,若纯爱情或只以故事为卖点的影片,就没必要浪费钱。多年来我也这样想,直到我在电影院看了Twilight第一集和那些年后,我反而觉得如果要在电影院看大制作的烂片,比如变形金刚续集,倒不如多看几次那些年。这次我可以在电影院看这部结合视觉效果与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于一身的铁达尼,我还是挺兴奋的,毕竟从电影创作来说,对于我而言它确实非常成功也很有诚意。

3D的铁达尼,相比以前我在电视机或电脑屏幕来看,从视听效果来说,这次的铁达尼号给我的感觉伟大好多,而且加上3D效果,这艘船也在眼前真实的浮现了。打从铁达尼号起航直到沉船那几幕,不但把之前残留在我脑海里的断续片段衔接起来,而且也放大并更完善的展现在我的眼前;电影里各场面的声音在电影院里也听得很清楚,跟以前的感觉大不同,尤其在铁达尼号撞上冰山后直到船沉入海底整个过程的声音效果特别逼真。

另外,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也让我更专注的去思考里头的对白、更细心的观赏导演的用心在每个镜头里带出来情绪,还有前呼后应的情节,所以虽然不是第一次看这电影,一些情节、对白却重新给了我全新的感受。一部十五年前的电影,现在拿出来重播依然受落,主因除了这是一部在90年代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制作电影之外,应该还有这电影里的爱情那故事,这部电影的爱情的确可以让我们看到爱的单纯与力量,不管现实与否,至少我们看见在爱情流域里,我们是要继续Move On。

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创作,这部电影成功之处,在大多数的观众的看法里莫不过是杰克和罗斯那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爱情吧;这一点我也认,因为我得承认虽然看了不少遍,但在杰克告诉罗斯不要放弃,要继续活下去的那一幕,我确实还是流泪了。但以创作论创作而言,据说这故事是导演在潜入深海停留在铁达尼号残骸时冥想到的,他利用这虚构的爱情故事去带出这上世纪的沉船悲剧,大大加强了电影的故事性。从创作的角度,虽然不算新颖,但却很考创作功力,把自己虚构的环节穿插在的的确确发生过的历史里,要拿捏要好,不但要保留那段历史的精髓,也要避免过于沉重地把那故事带出,比如寻秦记就是另一个不错的例子。

最后,读到这里,或许你们会问,那我在电影院看铁达尼又有什么特别呢?如今有好多电影都可以给观众带来伟大、真实、逼真等的感觉,十五年后的铁达尼可以做到也不算什么。我想这除了跟我对艺术创作的情节有关——相同一个艺术作品,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欣赏是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的,这好比一首新诗。铁达尼这部电影之前给我的印象完全是停留在VCD的年代,所以如今在电影院上映了,我怎么能不看,看完后又怎么能不写下这前后的感受呢?就如你小时候爱吃某冰淇淋,现在长大了,也很少吃冰淇淋了,某天你在某地方看到有卖这重新包装的冰淇淋,你买来吃的时候,心中也肯定会有那份喜悦,就算身边的人会想不过是一只冰淇淋,有什么兴奋可言。





最经典一幕(两张皆网上照片来源)

Tuesday, April 10, 2012

给杨伟光再送朵莲花

在我们有限的一生里,有些事还真的是做不得,这“连一次都嫌太多或不可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毒品沾边!

前几天我上网看报纸,看到《新加坡上诉庭驳回宽赦要求杨伟光难逃一死》的标题时,心里突然有一股寒意来袭,不过很快的,在我脑海里回荡着的反而是杨伟光之前在《当今大马》连载的文字里分享的牢狱中的故事所给我的震撼。那时,我还因为读了这些文字而
写了封信并通过有关单位转交给他。

做错事,确实要被惩罚,尤其是贩卖害人不浅的毒品更应加以严惩,所以大马、新加坡等国家都非常严正以待,以终极惩罚——绞刑给犯错者为自己的罪行赔上无价的性命,也警惕那些跃跃欲试的了解其不归路的后果!然而,对于杨伟光这案例,到底死刑是不是无法避免的终点呢?

有人说,就算他有再多的悲悯家庭背景而不得不走上贩毒这条路,但是新国如果为他开了这个赦免的先例,以后毒贩就会利用未满21岁的年轻人运毒了,所以,以打击毒品角度的长远之计考量之下,杨伟光还真的难逃一死……

另外,网上有不少人用很尖酸刻薄的文字讨论他罪有应得,我读了后非常感慨,对于这些言论,我的立场是:你可以觉得他的罪行必需按法律以死刑来作为最终的惩罚,但是没必要去侮辱他的人格,我们可以不认同他犯错的动机,但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在他入狱后,只要他的最后一天还没到,他都很有慧根地去回顾他的过去,重新认识自己与人生再写成文字和大家分享,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算最终难逃一死,但他也是大彻大悟并为他所做过的一切忏悔来为他的人生画上句号,这是值得我们大家的尊重,因为在这个情况,我们尊重的不单是杨伟光,而是生命。

杨伟光在
第十二封信《面对死亡》里写到:“我觉得,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报复,而是让犯人了解,让他诚实面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一种方式。就我来说吧,我其实是感恩我被捉,因为这让我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它让我坚强”;面对死亡,杨伟光的心态从最初的害怕进化成现在的豁达,如果当初他没被海关检查到毒品,也许现在还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然而,因为被捉,他才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只是代价很大。

杨伟光一事,魏家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时说到:“我们恳求新加坡总统宽赦杨伟光的死罪,但不代表杨伟光就不受应有的法律制裁,因为活罪实在难逃,港剧中常有的对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杨伟光仍需面对牢狱的惩处,只是,我们要传达的看法是,杨伟光的情况罪不至死”,我想,这跟我和其它一起声援杨伟光的看法一致,他确实要对自己的罪行负起责任,但就只有死刑吗?

另外,魏也说到“我真心希望新加坡总统可法外开恩,给杨伟光的生命,有第二次的机会,让杨伟光借助个人的经历,为更多年轻人起著警诫作用,以亲身经历作为教育背景,让更多迷途羔羊得以重回正道,这对杨伟光和整个社会,是更具意义的”,这句话写得多简单,却也道出了大家为这在十九岁时犯错的孩子求情的由衷了。

写到这里,我想为之前那封信里的那首《莲花》再添几段:

(一)
淤泥从此染不上你
蜻蜓从此对你垂青
花香清新淡雅
索绕满池塘

某天,你离开池塘
供奉于佛祖
你从此化成佛音妙律
似林籁泉韵
净化大地

(二)
你开始爱上画莲花
你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你接着说“我不是君子”
你指着墙上多幅莲花图
你交代说要我都送出去

我问你还要画多少幅
你说“直到画在我不在”

我想,如果杨伟光可以多活几十年,但必须靠贩卖毒品过日子;或者接受早到的死亡,但是在结束之前可以了解生命的真谛,我想,以现在的他,应该会选择后者,毕竟他知道他在后者是真正的活着。最后,我衷心祈愿他还可以在明年的1月19日度过他25岁的生日。




杨伟光与他亲笔写给家人的信件

Sunday, April 8, 2012

寻找homewithhopes




他来看我的部落格,但我不知道他是谁。

他每次通过www.homewithhopes.blogspot.com来看我的文字,但每当我点击这链接后都显示这网页只允许指定读者游览而已,给我这被支持的开心添了不少疑惑和好奇,而我完全没概念他是谁 。

我一向把写部落格看成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生活里很重的部分。我不但可以把我的感受和思想用文字和图片呈现出来,日子久了,这部落格也成为了我生活里很重要的纪事。也许我求好心切,加上我不想因为写而写,而且我每次试着把文字创作里的文学部分带入,难免有点沉重。

然而,既然这些文字以部落格方式呈现,我每次还是以自己最真的心情写下文字时,也用简单的语句带出一些哲理性的文字,修饰后才发表;偶尔徘徊在“他们读了会明白吗”和“同一个课题我还有什么发挥”的交叉点,寻求答案当儿看着Feedjit Live显示同一个读者的点击阅读,那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支持,格外感动之余也是我继续发表的动力。

创作路上,有人共鸣,多幸运!所以,我打算以寻人似的方式去寻找homewithhopes的主人,我希望他可以联系我,让我俩以文会友。不过,如果他在读完这篇文字后,还是打算默默支持我,我还是要特别谢谢他每次在新加坡点击阅读我的文字,我的文字若可以给他生活上些许的牵引,我想这就是我继续写的理由了。

Wednesday, April 4, 2012

生命的豁达




佛曰:“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必死。”

生命本无常,但可喜的是生命也充满奇迹,然而要如何在无常的生命里寻得豁达呢?

今天是清明节。我与家人在上两个周末的周五就去暹罗寺的骨灰塔拜祭婆婆、姑姑与姑丈,周六则去武吉槟榔华人义山给曾祖父、祖母、叔公扫墓,由于时间上配合不到外公、外婆和柯姓公公婆婆的清明,所以我也特地去他们坟前上香。

在暹罗寺的骨灰塔时,看着一格格的牌位,我的心情特别平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平静,因为曾经的我站在婆婆的牌位前是激动的;给婆婆上香后,我就四周走走看看,看到亲戚、朋友们的父母、中学的朋友、教导过我的老师、邻居等,曾经的一大个人,现在的一个格子里的一个小盅里的一堆冷冷的骨灰——人生的得与失我们可以计较多少呢?生命里的生老病死,我想人人都有份参与其中而且结局一样,但给身边的人带来的价值却大不一样。

微风吹拂,一对烛火的摇摆,我看见了婆婆每次帮爸爸装饼干时的不苟言笑和她读我给外婆写的《落花》时流的眼泪、我看见我邻居女儿翠翠姐姐那可人的笑容、我看见陈财顺老师在食堂用我的画笔与水彩对着河边的亚达高脚屋写生、我看见贤铨妈妈离开两天前请我吃的Mamak、我看见当初我一名学长在顾那很多‘坏学生’的班时,那名叫达林的同学给我的‘配合’与他在生活营时Jungle Trekking给我的帮忙……

在武吉槟榔华人义山扫墓时,看着被青山与稻田围绕着的大大小小坟墓里一些荒芜的老墓时,我本来开阔的心情掺杂了悲凉。也许我一年就只在清明时来一次,而暹罗寺的骨灰塔我差不多在每次回吉打时都会去拜祭婆婆,所以总觉得在这里的安息的祖先们在入土为安后会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被遗忘。给曾祖父、祖母与叔公扫墓时,爸爸都会提到他在年轻来扫墓时的‘盛况’,而我看着墓碑上刻着的孝男与孝女名字里,现在就只剩下在槟城的小姨婆,难免不胜唏嘘……

给曾叔公的坟墓置放坟纸是我每年的‘专职工作’,我会把七彩与黄白的坟纸排好在中间部分,姐姐妹妹们也会帮忙绕着坟墓边置放坟纸。我虽然不懂黄土下的曾叔公长得如何,但我可以感觉到我和他的关系不单单因为他墓碑上刻上的谊孙男是爸爸的名字而建立了起来的,但却说不出什么原因;在焚烧纸扎品时,爸爸会坐在坟墓后,我则坐在坟墓前,妈妈与姐姐妹妹们则坐在坟墓两边一起喝龙眼水——“Jiak geng geng, hor bui geng(吃龙眼,好尾景)”后一起喊"hor(好)"。接着整理好后,我们就准备下山,我走过多个坟墓,脚踩踏着那些春风吹又生的野草,鼻子嗅的是当初我分别在外公与外婆棺木上撒的那把黄土雷同的味道,我看到外公离开后在谢土仪式时我给他置放的第一张坟纸、外婆离开后第一次清明拜祭她时的那场大雨,我也听到外公骑着脚车给我送菜糕时叫我的‘阿业’、外婆病重时紧紧握着我的双手放在她胸前,全身肿胀的她说她很痛……

我的邻居,也是爸妈的气功师父在三年前骤逝,他的孩子们和老婆都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一家人久久无法释怀,直到师父结婚七年多还无法怀孕的女儿有喜后,他们仿佛开始慢慢复原,邻居们都说是师父的保佑;而我看见的是无常生命里的奇迹,我相信当我们学习接受生命的无常,并感恩上一代所给我们的,我们将发现所谓离开的并没完全离开,他们还是恩泽我们这下一代来继续我们的世世代代,而这些缘起与缘灭仿佛都在同一个点发生。

朋友们,如果你们读到这里,我有个建议,刚好今天是清明节,不妨打电话给父母或和些长辈们一起‘追远’,缅怀一些已经不在你身边却曾经或依旧在你生命里扮演重要角色的先人,你也许会发现你今天所得到的一切并不是偶然,至于那些不如意的,你也顿然豁达起来。

天好阔、山好绿、春泥,好香。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