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自上一篇......
不然,我也不‘九把刀’
九把刀就喜欢用辛辣与天马行空的文字去写出他与他朋友之间的事,还有他梦想的点滴,但只要碰触到感情的章节时,他的遣词用字又开始变得踏实、平稳、细腻了,这就是我欣赏他的主要原因。《后青春期的诗》可以说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延续篇,很多承接的续写。读他的文字,你会发现他会善用不小段的文字去‘声东’,却突然‘击西’来给你会意一笑,或附带一句“你很废!”,再接着翻阅。
朋友们,你在青春期干过什么轰轰烈烈之事吗?我自问无法像小说里的人物这样疯狂,尤其一班同性朋友围在一起,拉下裤子的拉链后……在我的青春期,所谓和‘疯狂’扯上关系的与小说里的情节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一班不到二十个的十八岁以下男女一起完成举办了吉打州的中小学生活营,一群朋友协助我一举办‘心仪女生表白会’,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但,我的青春确确实实因为这些事而变的铿锵有声。
小说里提到“有一天,我们都将会被世界完美地驯养”,多真实的一句话,长得越大,我们都会按所谓的人情世故去进行我们的人生,变成生活里的一种习惯,收敛了与生俱来的‘本来’,因为那‘本来’是不乖的、不应该的,甚至是反常的,所以在迈向成人的世界时,你开始把‘现实’和‘妥协’带入去经营生活。然而,我对这句话却有另一种定义,不管在工作或创作,我都会问自己“一定就这样做吗?没有别的办法了?”,去发挥我的创艺,不管受落与否,这是我和世界抗衡的一种体现。还有就是生理,比如我刚学瑜伽时,如果我接受了自己注定是无法做到某动作,那么我将永远做不到,不过,我就是不相信我的身体潜能就这样而已,所以我不断自我挑战直到瑜伽老师对我可以完成拱桥等动作而深感佩服。
然而,青春期的疯狂难道是受年龄而有所局限?不,我们青春期的梦想并不因为我们迈进30、40、50等而就此越变渺小。我们身边有很多真人真事,比如英国年迈夫妇环游世界36年,航行约16万公里,经过45个国家,跨越7个海域,这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却至死也没做到的事。还有那些已经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经历过多次婚姻失败、丧偶后还再婚,当成为新闻被访问为什么还会选择进行结婚仪式而不是两个人相守一起就够了,不同的人都回答大同小异的答案“因为我们相信爱情”,啊!一个可能在很多人心中已磨灭的信念,还那么牢牢的住在这些老年人的心底。
由于我是一个月前就读完这本书,所以我在写这篇文字前有大略再翻阅一次,在上班的巴士里,我看这书的封面——“我也不‘九把刀’”,对于一些体会也许我们挺雷同,但体会方式就差多了,当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纯粹不同人所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所以,我还是会继续阅读九把刀,在他文字行间,我会看见如他在这本书自我介绍时写的‘等不及别人施舍,只好自己想办法去要’那种积极生活的态度里另一种比较我的方式里的实践。
阅读与创作就是这么奥妙的了,当初在读完《后青春期的诗》后感觉的‘少了些东西’的‘东西’竟然是我过后阅读的《流转之年》,并让我感悟到:其实,我还挺‘藤井树’的,不然,我也不‘九把刀’。这好比我们人生里常发生的悲欢离合,有些失去,冥冥中是因为准备另一个的到来,情绪上结合后让你有预料之外更好的收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