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类

Thursday, November 29, 2012

不评影,只说爱

在开始阅读以下文字之前,不妨先点击这首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边读边听


或许是我联想力丰富,也或许是我用另一种视角去看这部电影,所以打从第一集开始,我就自觉透视了电影里所叙述的爱情,被感动之余,我去猜测原创小说是不是在隐喻着另类爱情里的主人翁们的爱情态度;纵使这部电影在第二集后的口碑就参差不齐,这次我还是去电影院看了暮城之光的完结篇,结果,我还是被打动了。

爱真的需要勇气,当你想爱又不敢时,你很希望对方可以开口说爱,仿佛只要他开了口,你就认了爱。在第一集贝拉提起很大的勇气,化被动为主动给爱德华,也给自己踏出了第一步向两人的爱迈进;然而,爱德华要留在贝拉身边也需要勇气,因为他爱她,所以不想她被伤害,而这伤害可能来自他自己,或者来自因为贝拉和他在一起而触犯到的“人”。

如果说爱的第一步需要勇气,那么在往后要好好经营与维持这爱就需要好多好多的相信了。贝拉因为相信爱德华,所以她把自己交给他去飞檐走壁到树梢上看壮丽的山河,也把安眠中的自己交给他守护,还有到最后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他并坚持为他诞下小孩,因为她相信就算情况再恶劣,他都会保护她;爱德华也相信贝拉可以保守他和他一家人的秘密,所以他们的爱几经波折后还是走下去,也是在这最后一集,贝拉知道爱德华相信她可以和他一样成为僵尸族里的素食者,所以她最终还是在爱德华的支持与相信下做到了。

爱在进行的过程,最常到访的来客名叫矛盾。爱德华对贝拉最初的矛盾始于这爱对她来说是非一般人(另类)的爱,就算贝拉多次要求他把她变成和他一样,爱德华还是坚持要她“活着”和他相爱;最后一集的上半部的结尾,爱德华在把贝拉变成“永生”前是处于“永远失去贝拉但她不必变僵尸”和“永远拥有她,但她却必须变成僵尸”的两难(因为在第一集时,爱德华有告诉过贝拉有老死才是正常的);而贝拉对爱德华的矛盾就始于起初的惧怕,但她越是害怕就越想爱(想爱德华爱上她),然而当她决定嫁给爱德华之后,我再也没看到她在爱里的矛盾,反而是一种她对爱的笃定。所以我总觉得女人比男人更懂得爱,一旦她们不再矛盾,她给的爱就越发坚固。

要正面处理爱情里的矛盾就是需要双向的付出。从爱德华与贝拉开始谈恋爱,他们互相去配合和学习对方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这过程除了要有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站在对方立场去想的包容之心;当贝拉决定嫁给爱德华时,她虽然已经知道自己将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她依然带着幸福的心步入爱德华给他的婚姻殿堂。贝拉在怀孕与临盆时所受的苦,不但成功抹掉爱德华心底徒留的杀气,而且同时激发了他对新生女儿的父爱与让他与贝拉的爱升华。所以,我总觉得爱不怕矛盾,只怕有矛盾却收在心底。

完美的爱情离不开亲情,尤其是亲人的祝福语支持。贝拉与爱德华双方家人给他俩的支持是令人动容的,几乎在每一集当贝拉生命受到威胁,爱德华的一家人总是义无反顾把她看成家庭成员之一,全心全意去保护她;还有贝拉父亲起初基于保护女儿而对爱德华的抗拒,过后那心底虽矛盾却以祝福的心把女儿交给爱德华,还有在这一集当他拥抱‘已改变’的贝拉时发现她已没有体温的那一刻,他脸上一秒钟错愕的表情与紧接的“不问不说”的表情其实是在写着一名爸爸对女儿含蓄的爱。

暮城之光,一段人尸殊途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就是因为这原因而曾思考这爱应不应该继续下去,男主角因为爱女主角所以选择放开她,但女主角的恒心感动了他,他们最后虽然是因为双双变僵尸而可以永远厮守在一起,看似很完美,但我却觉得这才是爱情真正的开始,他们的外表虽然可以长青不老,但他们对爱的心又可否做到这一点呢?我想,这也是电影的外一章了。

爱因勇气而开始,有了相信才能让爱进行下去,过程中的矛盾是要爱情修得正果的必经磨练,我们在磨练中学习了付出,在付出的过程里,要是可以得到家人的支持,我们就该好好守护得来不易的爱与伴侣。暮城之光,从第一集开始,我就觉得是在用比较新颖的方式去述说禁忌的爱,它也让我看见故事里的主人翁是如何在这爱里披荆斩棘。这就是我喜欢暮城之光的理由,让我感动,也让我相信爱。剧终的光影里所显现的“forever”一字,让我们去思考:爱到底是因为forever还是因为会有结束才显得珍贵呢?

最后,送上这首非常好听的A Thousand Years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2

我不专业的时事评论

我不是一名专业的时事评论家,也不擅长写时事评论,但自709大集会后,我特别关注报章里的时事评论和几家主流报章如何报导这些小城大事。

以我个人观察来看,最近有四个本土课题是各报头条与时事评论专栏里被讨论的常客,它们包括了净选盟、关丹稀土厂、全国大选与董提出的华教课题。

在今年年初公布的全球新闻自由排名里,我国依然被列于不自由国家之一,加上我国这一年内都被浓浓的 “大选什么时候到”的气氛萦绕着,所以身为精神粮食的提供者,在报导这些热门课题时应该本着什么原则去报导呢?

从新闻论新闻的角度,首要的当然是中立,不偏帮任何一方;从我这个不专业的读者角度来看,我觉得报章最基本要做到的就是给读者提供相关课题更完整的信息,让读者从阅读中可以对该课题里的前因与阶段性的进展有更详细的了解。

最近,我最关心的是关丹稀土厂一事。上周四,当我从轻快铁站那拿了一份免费派送的东方日报后,就给头版的“100稀土货柜运入关丹厂”吸引着,我在电梯里看了该报前几页相关的新闻,心想着等会到公司时可以在某报读到更完整的报导。

到了办公室后,我看见坐我一旁的同事就刚好买了某报章,我坐了下来,边启动电脑时边问他,
“你知道稀土已经运进关丹的厂了吧,唉,我们做了这么多,政府还是不当一回事啊”
他很疑惑的看着我后回答到,“有吗?我只知道星云大师来到大马了”
接着换成是有点疑惑的我拿过他桌上的头版,开始翻阅,在翻到第五页时,我朋友指着右上角说,“嘟,在这里”
“哇,就四分之一版啊!”我大声说道。
接着,我那同事说,“你的东方日报借我看”

这周一,东方日报的头条标题,“华教请愿抗蓝图,绿军苦行抵广场”与图文并茂的1125的两场和平请愿报导内容再次吸引了我的目光;到公司后,当我再翻阅某报时,头版的“首相”二字让我觉得有点唐突也很怪,我翻了几页后才知道原来是某报给首相的‘专访’内容。

我不知道我这说法是否专业,我觉得在敏感课题的报导上,很多报章不得不避重就轻,这点我相信很多人可以理解;不过,当大家期待从报章里读到的是两场和平请愿的实地状况时,某报却把首相对立的言论同时放在头版来报导,到底是要给读者带来什么新闻价值呢?

就如我说过的,我并不专于时事报导或评论,但我总是告诉自己要以更开明与理性的视角去阅读报章上的新闻,这也包括我偶有阅读的火箭报和我一向都很支持的某报;对于某报对1125的报导,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做作的新闻报导方式,看似高雅却很俗。

也许有些人会说,某报在这特别时候用特别的方式来报导,是想借此让人民更理性去看待1125的和平集会课题,要在大家情绪激昂时给大家一支镇定剂。当天头版第三页的某角落的点评内容,说到要大家“摆事实,讲道理”、“政府也有难处”、“避免不必要的对抗,让大家可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国家发展上”等言论,确实让我无语……

我也不知道是我自己过于敏感或不,自某报的陈姓记者在内安法令被扣押还有在某大部长亲自‘参观’某报后,我就觉得近年来某报在于热门敏感课题的报导或是我一向很欣赏的副总编辑先生的时事评论,都在对国阵有利的新闻报导上有“小事化大”之嫌,比如之前在回教国的课题上,不管是它的独家头条,或是那篇想象2014年的时事评论,都让我完全看不到有什么专业可言。

对于长期阅读特定报章的读者来说,他们都很相信那报章所报导的内容,或换句话说报章写什么,大多数就相信实际状况就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者也是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去明辨报章内容的准确性,然而,我却觉得如果把这责任推给读者,那报章就干脆别办报了,办报的就是要对报章内的全部内容负责,比如之前中国报在报导709时的晚报头条写着“说好的和平呢”就引起绝大读者的负面回响,该报负责人在事后出面澄清那标题其实有隐喻,并在隔天的早报换个头条标题再出街。

你们读到这里,我不知道你们从我不专业又看似时事评论的笔触里看见了什么,不过,从我有限的政治常识来看,报章本来就是从古至今的重要政治工具之一,就算是垄断报业,要诚信立得了足,新闻的报导就应该结合资讯的完整与正确性、读者对新闻的需求性与自家的办报精神这三种基本基础来展开,那么读者的情义也会轻易跟着相随了

最后,我还是希望某报在以后的某天会让我找回那久违的感觉,毕竟时事的报导是众多传统报章读者阅报的基本理由,我不想以后当我拿起某报时,我要读的就只是它一向很用心出版的副刊而已。

Wednesday, November 21, 2012

现代待嫁女儿心

看着姐姐妹妹陆陆续续完婚,我心底有一定的感触。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好特别,虽没有哥哥弟弟,但有一名姐姐与两名妹妹,所以小时候玩煮饭、搬家的次数远比抓打架鱼或玩一般小男孩会玩的游戏来得多。

我常说有姐姐是幸福的,因为我的大姐从小至今仍关心与照顾我,所以小时候我在家有妈妈,去学校又有大姐,那感觉对于一名小男生来说真好;当然,有妹妹也很好,因为妹妹会撒娇、向我求助,让我从小就可以领教女人撒娇的功力也同时学会照顾女人,最难得的是在懂事后,妹妹还会照顾我这名哥哥,所以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长大后,我看着她们在爱里跌跌撞撞,并找到自己的心仪对象,直到步入人生新的阶段时,我心底深处是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感动。我记得在大姐与阿佳出嫁那一天,我的开心掺杂不少的不舍,然而,我就是没试过深入去体会她们当时的心情,直到最近我回家参与阿妙的过大礼后与她们的一些交谈中,我才对她们的“待嫁女儿心”有新的认知。

谈恋爱可以是两个人的事,但是结婚绝对是两家人的事。在姐姐妹妹婚礼的筹备过程中,我看见她们在顾全双方家人的意思那下了好多心思。虽然,我姐夫与妹夫也会有这‘顾全大局’的考虑,但我就是觉得姐姐妹妹以“嫁人”的心态来平衡双方家人、另一半与自己的想法是知易行难的,心态稍有偏离就会造成其中一方的‘委屈’。

结婚后,她们要离开一个已习惯十多年的居住环境,去住进另一个虽说不上陌生但却有“相见好,同住难”疑惑的环境。我想这疑惑并不是在于新的家人对她们多好或相反,而是眼前的‘爸爸妈妈’不再懂自己那么多,不能偶尔任性之余也要尊重对方,但是心中还是希望时间可以让自己与新的家人双向投入去培养出亲情。

我身边几个和我谈得来的女性朋友说,结婚后,老公的细心就越来越少,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体贴,有时甚至会问自己是否要因为已结婚了而要降低对老公浪漫指标?在姐姐妹妹忙碌的婚礼筹备过程中,她们不时露出的笑容让我看见每个女生对爱情与婚姻最初的成立理由——被疼;我记得在大姐与阿佳出嫁那天,她们脸上的笑容写着“我很幸福”的喜悦,我想在阿妙结婚当天,她脸上也会写着同样的喜悦。

这次我帮阿妙准备她结婚晚宴入场的短片时,她在某道具上(现在不方便多说是什么,呵呵!)写着“爱是…要爱对方的家人”,多简单的一句话,却也说出天下女儿结婚前的顾虑,女儿往往比儿子贴心,所以很多现代人都说生男儿好,生女儿更好!我常年少在家,但我很感恩姐姐妹妹在结婚前后都是那么疼爱我的父母;我想在她们出嫁当天,在临别家门爸妈把她们的手交给她们心中所爱的人那一刻,她们心中其中一个大愿望就是他们的另一半也那么疼爱自己的父母。

我的姐姐妹妹都很爱她们的另一半,但对于要出嫁前的些许矛盾心情,不难察觉她们就是因为有爱,所以才会矛盾,她们一边是想和自己爱的人一起生活、相守到老,但另一边却有种‘舍不得’见证自己从小到大的家与家人的感觉在心底窜动,这些矛盾看似在动摇她们待嫁的心,但以我看我的姐姐妹妹而言,这些矛盾反而让她们更确定她们“已经准备好结婚”还有自己在婚后应有的生活心态。

也是她们的矛盾,我感受到我父母养育孩子的功力——姐姐妹妹都有不错的工作也有稳定的收入,不必如在妈妈那时代在嫁为人妻后就待在家里做全职家庭主妇等丈夫给家用来持家,她们不但不因这‘现代现象’而在媳妇的职责里打折,而且善用这‘现代现象’来当一名尊重公婆的媳妇、相夫教子的妻子、继续爱护把自己养育成人的爸妈、甚至是兄弟姐妹里好姐姐或好妹妹。

从姐姐妹妹的身上,我看到了她们在感情世界里的勇敢,尤其是在她们结婚前的那几个月里所表现的态度,更让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在她们都一一嫁为人妻后,我觉得女人真的好伟大啊!从谈恋爱、结婚、怀孕、持家,女人所需要的勇气虽不能说要比男生多,但她们的勇气的持久力是一定‘超级够力’的。

女生,因为爱她们爱的男人,所以付出了一生的青春还是无怨无悔。姐姐妹妹身为现代的女人,她们还是在传统与现代家庭价值观里取个平衡点来给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与心爱的人常年恒温的家!我很感恩,自我懂事以来,除了我妈之外,我还可以从姐姐妹妹的身上去了解女人,我也希望我可以藉此而成为更好的男人!

Tuesday, November 13, 2012

咏泳III:生命的声音

入夜后Taman Anggrek Fitness First的室内游泳池
周六晚上,我想起我好久没在晚上游泳,所以趁健身中心还没关门前过去游泳。

那时候大约是晚上八点半,泳池内就只有四五个人在游泳。我戴上泳帽与泳镜后跃入泳池,四肢很自然因全身接触了水而启动了游泳时该有的动作。

这一年来,不知是不是体能较好,还是游泳时比较注重‘感觉’而不是游了几轮,所以在游泳时,我总觉得潜在水里的身体和池里的水在发生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一池的水在那时候仿佛自动分解成数不清无以名状的实体后给我类似全身按摩的互动,让我紧绷的肌肉顿时放松。

那一晚,也许人不多,所以我在游泳时总感觉到我的身体被一种“无比恬静”的氛围在包围着,格外轻松。当我把头冒出水面换气的时候,除了清脆的水声(嗯,真的是清脆!),我听得最清楚的就是我的呼吸声。

如果生命有声音,呼吸不就是生命的声音吗?因为游泳,所以我的心跳加快,也就是因为加快的心跳,我的呼吸声也比较大声,这呼吸声让我有种非常实在的感觉,而这实在感如一股冲力让我继续游动,当我听见的呼吸声越清晰时,我感觉自己越贴近自己的生命

我来回游了好几轮后也就停下,我坐在泳池旁的一张躺卧式的凳子后合上眼睛,静下心来去听我当时已经不再急促的呼吸,在数次不间断的呼气与吸气的声音被送上我耳际后,有一股暖意从我耳垂朝我心中散发开来,嗯,那是一种淡淡却很真实的存在感。

好多人都说人入老年后还是要多活动,我想这说法成立最主要的因素是活动可以让老人家们多听见自己的呼吸声,让他们更接近自己的生命,也从中得到一种只有当事者才能心领神会的存在感,所以若有天我老了,我相信我还会继续游泳。

也许很多人觉得可以呼吸是理所当然的事,什么都不做,坐着或躺着都可以呼吸,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然而,如果你试过呼吸困难,或者因呼吸困难而感觉身体在发冷,甚至觉得那一刻的呼气几乎没被另个一吸气紧接时,那么你就会明白可以呼吸,原来也是一种福气。

游泳,在不同的时候,给了我不同的感觉,从第一篇单纯叙述游泳为爱好的《咏泳》,直到去年低潮期时把游泳写成生活方式一种的《咏泳II》,还有这次我因为一个夜泳给我的感触,而用游泳写出我的生命观,我想这也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对生命的感悟吧!

我们有生命,因为我们有呼吸。每天都忙碌的我们,晚上临睡之前,是否曾静下心来,松下身来去听自己的呼吸声,让自己零距离去感觉自己的生命呢?我之所以把这感悟写下,是希望有缘读到这一段的你,暂时放下今天的一切,过后静下心来去感觉自己的呼吸……

朋友们,不管你在生活上遇上什么困难,只要有呼吸,有生命,那已经是一件非常值得感恩的事,生命真的就是在呼吸之间,很多所谓不好的事,说穿了都是源于自己爱和别人比较,而让自己的生活有种处处不如意的错觉

当我们的生命还可以如常发出声音时,好好发挥生命的价值吧,给别人也给自己,至少某天当你以为自己的生命已经默不作声时,你的生命还是他人生命里的和声呢!

Saturday, November 10, 2012

神游AngKongKeng.com

(上)
4G以降,南天门之下
他们齐聚一堂于AngKongKeng.com

善才
问:“广泽兄,据资料显示你年幼时当过牧童?”
广泽答:“是啊,你就好啦,出生时家里还涌现奇珍财宝啊!”
在一旁边搔痒边上网的大圣爷接着对广泽说
“这小小黑黑的老鼠还强过我的筋斗云,
我轻轻一点就可以从我大山脚的大圣宫去到你日落洞的天灵宫啊!”

这时在旁的何仙姑放下她手上的荷花后说到
“大圣爷,原来你老人家诞辰和我们八仙就差八天而已,
我去google.com来看看我们是什么星座先”
大圣爷听仙姑这么一说就问“什么是‘星座先’?”
何仙姑听了后就拿起荷花轻敲了大圣爷的头
“哎呀,亏你在槟榔岛待那么久,信徒来拜拜时没跟你说
‘Bobi我中万字先,过后我来添多多香油’
或者‘你bobi我考试拿多多个A先,过后我拿什么什么来答谢’”
大圣爷听了,心中的狐疑没减反增,而且多得把他的脸挤成一团,他再问,
“什么是Bobi?translate.google.com里找不到”
被气坏的何仙姑这时“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就走开
坐在大圣爷两旁的善才与广泽开怀的笑得合不拢嘴


(下)
满天神佛通过南天门服务器
再透过岛内外各省各区的路由器和交换机
来到星巴克无线网络里寻址
最后通过10.195.103.xx降临我联想机子的屏幕
成为一网神佛的AngKongKeng.com

我问了我的中国同事A
“你信神佛吗?”
同事A思索一会后答道, “信啊,现在当官的都去拜拜了,所以我信啊!”
我接着问“这名单内的神佛你又懂多少呢?”
他看都不看就说“呵呵,神佛认识我就够了”

我再问问身边的同事B
“没错的话你的hometown是槟城,你知道这些神庙吗?”
同事B把椅子凑过来后说
“哇,有这种网站的啊?让我看看先……”
几分钟后,同事B答道
“老实说,我就懂几间而已,而且都是在新年时才去的,
在新的一年,我都会去拜拜,希望神明Bobi我起工钱,
还有最重要的身体健康,还有……”
同事B还没说完,满脸疑惑的同事A就问我
“什么是Bobi?”
我哈哈笑了起来后说,“B,你来告诉A吧!”

这时夕阳西下,一道光芒透过咖啡厅的橱窗折射在我机子的屏幕上
我很自然地把右手掌拿起挡在我双眼之前,突感一阵小晕眩——

管它是
游,抑或

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探索Grand Indonesia的室内装潢

座落于雅加达中区(雅加达以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划分)的Grand Indonesia (GI) 是印尼数一数二的高级地段,这里除了有座也被称为GI的大商场之外,还有五星级酒店、高级公寓与五十六楼高的办公楼,整个建筑概念是挺有规划性的。

去年我带家人过来雅加达,还有今年内几个朋友过来雅加达找我时,我都带他们过去GI走走;到了那里后,他们异口同声给出类似“哇,吉隆坡的商场都没有这样美、这样high-end咯”的看法。

对于我而言,GI大商场是结合新时代与印尼本土特色的艺术建筑。不管是外观,或是里头的装潢设计,我都觉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而且这也是我不曾在大马的任何商场里感觉过的。

另外,GI里的大部分餐馆都是结合各自食物的特色,比如西餐、本地餐、日本餐等而有独特的装潢;有时候虽然还没开始吃,单感觉餐馆里的气氛与欣赏那里的室内设计,你都觉得值回票价了。

上两个周末,我再带我的好朋友到GI闲逛,我突然萌起一个“和更多人”分享的念头,所以我就用我的iPhone 4S拍下GI商场和餐馆里的部分装潢,给你们看见一些在大马商场、餐馆都很难见到的室内设计。

商场内的主要走廊除了有大量本地艺术家的作品之外,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也会有些你预想不到的装潢或艺术品摆设,所以如果你是艺术品发烧友,只要你肯放慢脚步,你肯定会大开眼界。












GI里我最最最喜欢的餐馆莫不过是本地人简称Soho的Social House了,在雅加达多年我来过这餐馆不少于十次,我不但非常喜欢这里的室内设计,也非常喜欢喝这里的home made柠檬茶。如果你们有机会过来雅加达走走或出差,记得要过来这餐馆哦!从以下(大部分)照片,也许你觉得这里卖的是西餐,对吧?其实不然,这里的餐单是以东方(印尼餐、泰国餐、中餐居多)和西方(西餐)来区分的,这次我就不给这里的食物多加介绍,日后再给大家介绍。










从商场的室内装潢,直到商场内的区域规划,老实说我真的觉得大马的Pavilion也在GI之下。我一个念读建筑系的朋友见识过GI的室内装潢后,概叹这里的设计都创艺得来很大胆,是很难在大马的建筑里看见的尝试;他也说到大马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大马的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墨守成规而导致的,只是在设计时都受限于大马建筑业界所常用的‘实用性’而不得不放下艺术角度里的创新。其实,要给大马创造另一个GI的艺术建筑并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花费方面是比一般的‘实用’设计高出好多好多。

最后,我不得不告诉大家GI这建筑概念其实是源自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卡诺,他本身也是建筑系出身的,所以在印尼或雅加达可以看见不少创新又有艺术感的建筑物真的不难。这城市啊,不堵车的话,还是很不错的!

Wednesday, November 7, 2012

在雅加达的夜上海吃港式点心

上周末,几个同事约了我去雅加达Kota的Millenium中餐馆吃点心。
Millenium座落于Gajah Mada Mall的第五楼;我之前和同事们一起去过那里吃晚餐,虽然不便宜,但那边有驻唱歌手唱老歌,又有来自中国的杂技团表演,半年内去一次应不算奢侈。我很多第一次去那边的同事,都对那里怀旧式的富丽堂皇装潢赞不绝口,并异口同声说自己好像来到了只有在电影里才会有的许文强年代上海滩的舞厅。

对,那里确实是舞厅。Millenium在晚上十点后就会摇身一变成雅加达数一数二的舞厅或夜总会,不过我本身就不曾晚上十点后还在那边,毕竟我确实不喜欢消耗金钱与精神的灯红酒绿夜生活。所以啊,这餐馆总给我很‘特别’的感觉;而这次是我第一次在早上去那边用餐,给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吃点心环境与感觉。

我们十个人分别乘搭了三辆Blue Bird德士去到Gajah Mada Mall,进了商场后,我们就搭在离入口左边不远处的电梯直上五楼。莆踏入那餐馆,我就听见悠扬的舞曲,舞池里成双成对的舞者也跟着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边跟着服务员走去大桌子那,边留意舞池里在陶醉于舞蹈中的Uncle与Aunty,我的心情也随着开怀起来。

坐下来后,我就与几名同事过去摆满点心的餐馆右侧选点心,这里的点心选择不少,不管是蒸或炸的都有我从未见过的。我们边选,服务员就边把选中的点心放在端盘上,放满后就帮我们端去我们的桌子,另一个服务员就继续等我们选,呵呵,服务还不错吧?
这里点心的味道还算不错,而且看得出点心师傅的心思,比如我最喜欢的是他们在豆沙包的馅料里加了杏仁片,这杏仁片加豆沙的组合,不但增加包点的口感,而且两者也互相衬托对方的香味。另外,我也很开心可以在那里吃到炸年糕,也许我平时只有在新年时才可以吃到炸年糕,所以我在吃的时候也莫名想起了我的家人。

我们在吃点心的当儿,也在欣赏舞池里的舞蹈,其中在一首华尔兹舞曲响起后,我们看见有一对男女从舞池的一角旋转到另一角,那时候我右手拿着筷子夹着点心,嘴里又有食物,不然我会拍手叫好,哈哈!舞池里大部分的Uncle与Aunty都是盛装打扮的,很明显的他们过来这次吃点心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许他们连一粒烧卖都没吃就已经踏上舞池了。

我们十个人用了不到三十分钟就完成了第一轮上座的点心,然而我们在第二轮拿的点心并不多,可能大家都挺饱的了。在这次上桌的点心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荷叶饭,也许是那糯米软硬适中,而且当我把它放在口里慢慢咀嚼时又有很浓的荷叶香味,所以我特别喜欢。然而,我不得不说这里的美中不足就是没分禁烟区,所幸当天我们桌旁的那几座都没人抽烟,不然我肯定吃得不自在。

最后,我们点了龟苓膏与杏仁果冻各五份来当甜品。吃着甜品时,我开始把视线转移到舞池旁的桌子,其实都没有看见年轻人,只有衣着光鲜的Uncle与Aunty,我想他们大部分都有孩子吧,只是孩子们都没陪他们过来。无论如何,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孩子长大后,父母们可以与他们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开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也是人生乐事啊!我想这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不分年龄要继续向前。

吃完甜品后,我们就付钱,总数打折后差不多是马币两百多,我觉得还算合理。在离开那里后的一路上我在想,那里的点心,也许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品有‘夜上海’风味的早茶,又可以在品尝点心时观赏舞蹈、听音乐和听歌,如果遇上像我这样比较感性的人又可以就地体会人生,我想真的就只有在雅加达的Millenium。

Monday, November 5, 2012

原谅里的良性矛盾

证严上人说:“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举重若轻地将人我之间陷入矛盾的关系,指引出依循的方向,移小爱作大爱,化仇恨为慈悲。
那天我在Kelana Jaya 轻快铁站附近等朋友来载我时,也顺道走进了那里的静思书轩。当时在那有名慈济人仿佛看得出我是爱书之人,所以主动和我聊起有关慈济出版的书,我也跟她分享了我对《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的阅后感。“那,我介绍你《原谅》”,她边说边指着书架上那本以蓝天白云为封面的书,我心想,这是个善缘,所以我不加思索就买了,离开静思书轩时,我有种莫名的满足感。

和其它书一样,我再次善用了雅加达的堵车上班时间读完这本书。然而,不一样的是,阅读这书相比之前那几本书的过程不是很‘流畅’,尤其在阅读其中涉及至亲被夺走性命后还选择原谅对方的故事时,我的深切感动却掺杂了极度的矛盾,很不能自己。我记得我在读郭馨心丧儿的故事时还掉下眼泪,吓着坐在我一旁的同事。不过,也就是这纠结的心情让我更想把这本书看完,因为我很想了解“原谅别人”与“善待自己”到底有什么对得的成份,足以让这两个美德画上等号。

《原谅》由九个真人真事结合成集,九个故事分成“当下放下”、“难舍能舍”与“心转境转”三个章节。在这里,我不赘述这九个故事的情节,只和大家分享我在这三个章节里分别得到的体会:

在当下放下里,我看见原谅是疗愈伤痛的良方人的一生里,难免会遇上许多不如意的事,倘若这些事没被妥当‘善后’的话,它多少将成为当事者的心底阴影,影响往后生活的正常开展,无形中让当事者抗拒美好事物再次可能的眷顾。

我先用大家都会遇上的感情问题来做讨论吧,感情里的第一杀手应该是背叛。好多人在经历过感情的背叛后,在无法原谅对方之余,也让自己失去‘爱的勇气’。时间本来就是治疗情伤最好的良方,我看过好多从感情背叛阴影出走的朋友,他们所采取的的方法就是‘放’了对方,他们都告诉我,“放了他,也是放了自己”。

《原谅》里的多个丧失至亲的故事提到,在我们被‘被伤害’的阴影笼罩时,自己会感觉到自己的心与身都在承受着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痛,如果心存报复,怨恨会更加重,不但让离世的人不安,也让自己活在痛苦中。然而,原谅在这时候如一双慈悲的手,会拨开心中阴影,给自己走出一条新的心路。

在难舍能舍里,我看见原谅是一种同理心同理心,可以分两个纬度来看:自己接受不了的不好的事,就不应该让它在别人身上发生;那些能让自己感觉美好的事,应该让别人也有机会拥有这美好感觉。但是,原谅怎会被诠释为同理心呢?

我们先从较小的事来看,当朋友损坏了我们借给他的东西后跟我们道歉,我们该原谅他吗?一般选择原谅的人会说, “他也不想的,而且是小东西,就原谅他吧”或“他也不想的,而且他都赔我新的了,那就算了”;就算那些起初不原谅的,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觉得那只是小事而原谅对方。然而,当被‘损坏’的东西是生命呢?

当我们的、至亲的生命,被别人无意或蓄意伤害时,要原谅对方,又谈何容易?我相信一般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这样想。《原谅》里的多篇故事都有提到一个论点:事情发生后,当事人非常了解一位亲人要承受丧亲人(儿女、伴侣、父母)的痛楚,所以如果再去追究,启祸者那一边厢就会有另一名亲人也要承受一样的痛苦,唯有原谅,才可以把这痛苦的循环终结。

在心转境转里,我看见原谅是人类社会净化的源头你们相信因果吗?我相信。《原谅》里有提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都是因果循环或者尘世因缘已了。这豁达的想法给我的冲击其实蛮大的,但我不得不说这想法确实有一种可以淡化我们面对不如意事时所萌生的杂念的力量。

书中有提到,“如果杀人放火都可以原谅,哪有正义?”这也是我在读这本书时的矛盾。书中提到用制裁、惩罚去制裁、惩罚一项罪行,并不会把恶与暴力去除;我对这点确实有保留,或许我心有执着,也或许我对佛法的认知还不够。但,我认同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上遇上自己‘理亏’的事时,如果抱着的是‘原谅’的心,而不是“谴责”等负面的心,那么心情也会安宁好多。

写到这,我也想起赵明福与电台DJ陈志康母亲被刺杀这两件案子。先说前者,我也是很痛心的,我看见多年来赵丽兰为这冤案奔波劳碌,她所付出的并不是我们可以预想到的,我在想如果继续‘声张正义’下去,赵尔家的成长心灵是否也会有所影响呢?关于后者最近在报纸声泪俱下的投诉警方调查案件没效率,我看了也很心酸,如果数年后犯案者被绳之以法那天,陈志康那时候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很多人在接受别人理智的安慰时,难免会说“针没有割到自己当然不痛”;我很感恩,至少到现在我没遇过《原谅》里的事,读着这书时,我承认有好多道理都是在我接受的范围之外,但我不得不说这是在我觉得幸福时必须阅读的一本书,毕竟人生无常。“原谅别人”是一种放下执着的豁达行为,这行为需要智慧与量度,而“善待自己”从字面了解可以是一种自己给自己造福气的行为;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与否都跟别人给我们的有关,从来不知道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当我们生气、抱怨时,心会纠结、不舒服,然而,当我们选择了原谅、开始‘放开’,我们就会朝向更好的自己迈进。

《原谅》里也有提到自己的人生剧本要自己写,我很赞同这道理,之前我在Looper电影的结尾就看到这信息——“只要没有恨,一切都会美好”。这本书,对于我而言很特别,因为它给我的共鸣并不多,但我觉得这是一门大学问,那种现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后就用不到的人生道理,所以我还是坚持写下这篇读后感跟有缘人分享。“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是多么简洁又直接的句子,能真正去实践并体会的又有几个?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