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只要我们肯去翻阅,我们就是在给我们现有的思维与知识一种冲击;不管是推翻、确定原有的,或输入新的,这都将成为我们的学问。然而,我觉得单有学问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态度,而有正面态度的学问将被我们的言行举止诠释成一种修养。
我爱读书,所以我出差时都会带上好几本书。我记得我出差读最多书的记录是在新加坡的时候,在那一个月里我善用了从Paya Lebar站到Jurong East站近一小时的车程时间来读了刘墉、吴若权与张曼娟各两本,一共六本书。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知是不是那时因书读多了,我的心态也从起初对新加坡的抗拒变成看见了新加坡人kiasu里的可爱与间接营造出的安全环境、小岛里的地尽其用,还有我最自爽的就是常常可以从他们的‘快’去感觉自己的‘慢’的‘快感’。
在这每人至少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好多喜欢读书的人都开始偏向电子书,虽然身边朋友都建议我跟潮流,然而我却回答说,“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一页又一页翻书的感觉”。也许这跟我喜欢看寻宝题材的电影有关,书对于我而言也是宝库的一种,所以每当我翻一页,如果顺利不停顿时也类似寻宝路途顺利,若是遇到必须停下来思考的时候,我也很享受那动脑筋的感觉,虽然我不是每次都会彻底了解我不解之处,但在每有会意后继续翻阅下去时,我却找到一种踏实感去继续探索。
所以,你们可想而知我有多么爱逛书店了。逛书店是我每次从外国回到大马时的指定活动之一,尤其是之前靠近我公司的纪依国屋,我每次都用‘可以扣税’的理由让我心安理得的买了好多书。影像最深刻的买书经验莫不过是几年前去深圳培训时逛书城那一次,由于价格几乎是大马的一半,我冒着行李超重的风险买了十多余本书,其中以刘墉的居多;当我在整理行李时看着满满的书,脸上也不经意表露出‘凯旋而归’的笑容,毕竟那些书对我来说就是宝藏啊!
然而,在过去的三个月我因为忙工作之余,又去运动、写部落格与摄影,在那段时间里我竟然没读过一本书。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否因为这样,我的五月份过得特别郁闷。就在我觉得心情跌到谷底时,我决定拿起宝中送我的《往阳光多处走》去‘破冰’,这是我第一次读吴淡如,就算这书的内容与我当时的心情是对立的,我却因此在多次的一页一页翻阅中仿佛找到了正面的自己——原来我之前迷失了。书中提到的“幸福是体恤过去、满足现在,创造未来”看似简单却强而有力的把我推向阳光照耀之处。
从我第一本刘墉的《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直到这本《往阳光多处走》,我应该读了上几百本书,这些书看似不一样却给了我雷同的阅读与思考体验——我总相信只要我们肯用心去读或重读一本书,它会很奥妙的回报我们一些指引去帮助我们给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另外,若我们持续多次的每隔一段时间重读同一本书后,你将会发现所谓的‘指引’其实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自我寻找过程。
书有字有画,而人有思考能力也有生活经历,所以我读的书与我结合成了一种生活思想,那种日复一日仍觉得有必要的向善与向上,所以若书选得有营养些,人的身心也自然健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