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类

Thursday, January 31, 2013

Settle Down

飞行那么多年,好多朋友在见到我时都会问,“你打算什么时候Settle down啊?”

直到去年,我看见爸妈明显老了很多,我跟爸妈说,“我打算不飞,要settle down了。”爸爸听到后说到,“我明白你一个人在国外的心情,不过我建议你多飞一年,那么你要在KL买屋子方面也不必供得那么辛苦。”

我记得两年前的我,也有要settle down的念头,而且挺认真的那种,不过就是发生了一些事,我决定再次飞行,结果一飞又匆匆过了两年。

有时候想到时间的飞逝,心中难免有恐惧,虽然我日子过得挺充实,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我多希望时间可以走慢些,不是为了要完成更多让我觉得充实的事,而是希望在我settle down之前,爸妈可以慢些老去

在今年settle down是我2013年的愿望之一,我总告诉自己要狠一些,不要过于眷念;人生里的give and take是谁都逃不过的人生经营规则,因为只有了解生命总是给你这些就不给你那些时,你才会更加珍惜在拥抱着的一切。

这份工作改善了我的家庭环境的同时,其实我也错过了好多,曾经何时我就只说说“好可惜啊”,然而多年后,我是否会就算是settle down了都无法再重新体验一些我曾经觉得可惜的事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国外赚补助的每一天,我有何尝不矛盾呢?时间在溜走的同时,有个人告诉我因为我打算settle down而也做出改变,那是一件多幸福窝心的事啊!

Tuesday, January 29, 2013

淡淡忧伤深深侵

读着读着小振忠的新闻,我的心开始被淡淡的忧伤侵袭,每读一段就再侵一层,就这样一层接一层,深深进入了我心脏的核心区,一种在医学里没名称的地方,而对于我那是情绪防备的最后一道关卡,一破,就会无法招架的进入情绪化状态。

我也没想过会因这件事,写了这么多文字;对于各报章的报导,每颗文字都仿佛有血有泪,我想象一名六岁的小孩的可爱,变成一具高度腐烂的浮尸,连入殓时都无法穿上衣服鞋子,我的心被揪得紧紧的,很不能自己。当这些文字投映在我眼眶时,心中的哀伤却是是淡淡的。

然而,这淡淡的忧伤久久无法退去,像下了一整天的霏霏细雨在慢慢的侵袭着大地,雨水对大地的渗透度仿佛比滂沱大雨还来得更深入,深入,而大地也散发着一股让人心变沉的味道。嗯,我无法逃离它的笼罩……

阿弥陀佛。

Sunday, January 27, 2013

我(不是)一个人跳舞II——给BodyJam 63

舞蹈老师送我的衣服
还记得我是在第一次参加BodyJam后写下《我(不是)一个人跳舞》,那也是2011年9月的事了。

如今事隔一年余,体重也被我甩掉那么多,所以跳舞时的半空中旋转跳跃的维持时长也多了几秒钟,呵呵,以前就算我知道跳得起来,我也感觉不到,因为当我要感觉时我就已经落地,而且在喘气。如今回想第一次参加BodyJam的点滴,还真的有点不堪回首啊!

BodyJam是出自Les Mills,一年内有不少过四个版本推出,最新的版本在印尼雅加达的十二月底推出。当时因为遇上我回大马,所以我还特地提早去另一家健身中心参加他们的BodyJam 63推介礼。我还记得那天早上,我是先参加了也是属于推介礼版本的BodyBalance与BodyCombat,参加完这两堂课后,其实身体也挺累的了,但是BodyJam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在BodyBalance之下而已,所以,我还是去更衣室换了件衣服就继续参加BodyJam了。

这次的BodyJam 63的音乐超棒,不管是开始的热身、主打的热曲或最后cool down环节的歌曲都那么容易牵动台下在跟着老师舞步摆动的我们,这是我在之前的BodyJam完全没试过的体验,那些舞曲仿佛打在我的耳鼓时,也牵扯到我的心脏,再激活我的大脑,接着全身上下仿佛充满如舞曲音乐般的能量,接着舞动起来,身体摆动时有种人舞合一的快感

我之所以特别喜欢这次的BodyJam 63的原因除了是舞曲,我想最重要的是老师与朋友们在参加课程时的落力,是他们跳舞时的眼神与卖力,让我不自觉的有种‘我也想和他们一样’。不少次在舞蹈课程后,我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印尼语和他们聊天,每每聊起这BodyJam 63时,大家的眼神都变成很认真,并异口同声的说到这次舞曲的精心编制,并说到这次是最好的一次,也让自己最享受的一次。

享受,对,跳舞就是要享受。刚开始我学习跳舞,是想让我时间被打发得更多样化。然而,当我身临其中,舞蹈给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与满足感,还有成就感,毕竟当时近百公斤的我又怎会想到在陌生人群里随着强劲音乐摇摆自己的身体呢?如今,舞蹈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起学跳舞的朋友和老师在有相关的特别节目时,比如之前的Mob就互相提醒大家要去参与,那种除了我在文字创作外有的‘知音难寻’的感觉,如今在这我在三十岁前都没想过会扯上边的运动里找到,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奥妙

我记得某次的跳舞课程里,其中一个舞姿是要直身在半空旋转跳跃,还没尝试时,我确实有种‘不知道我能做到吗?’的感觉,不过,当舞曲不停在我耳际响着,我带着轻松的心情,从右往左边转边跳跃,哇!我做到了,还有我也感觉到当自己的身体旋转着离开地面的那几秒的感觉是那么的美妙的。那一晚,感性的我久久无法忘记那感觉,并且想起我从学BodyJam到那时候的过程,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我清楚知道那是一种‘没想过还能做’升级‘真的做到’的神奇满足感;所以啊,每当我和朋友分享我跳舞的感受时,我都会提起我在三十岁那年的失去,因为没那失去,我就没今天的得到。

BodyJam过后还会有新的推介,我想我还是会很喜欢,但是BodyJam 63给我的感觉将永远留在我心底,那不是一个人跳舞的感觉,成为了我在国外最好的心灵保养活动之一。最后,跟你们分享BodyJam 63的与最近我自己在房间自爽跟着学习的舞蹈视频。Enjoy!!!



Friday, January 25, 2013

屠童

不管这名小孩是不是小振忠,这是一件让人极度痛心的事!

刚才我在网上看到新闻报导说,小振忠的父母已经根据昨晚在巴生港口所发现的童尸身上的衣着与特征,初步确定他就是他们失踪多天的小振忠。当我看到这新闻时,我心中顿感愤怒也莫名发痛,到底是谁可以那么狠心对这名可爱的小孩下毒手呢?

事情发生到这地步,要谴责谁都已于事无补,不管这次小振忠的失踪是出于小振忠父母的疏忽或小孩本身的好动,当我看着记者们拍摄小振忠父母在认尸期间的照片,他们落魄与悲戚的神情又怎不叫天下为人父母的也感同身受呢?在他们往后接下来还要继续的生活里,小振忠一事不但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阴影,而且也是他们心中永远无法痊愈的伤口啊!

人之初,性本善,为何大马最近就是有那么多让人感慨人性灭亡的案件呢?打劫、强奸、绑架、枪杀,其中受害者不乏手无寸铁的小孩,犯事者在犯案那一刻,到底是怎么面对那张在哭着的天真无邪的脸呢?不管是为钱、为气,小孩是无辜的,到底是社会大环境没有提供这些人正确的管道去解决问题,还是当事者的心理本来就不是我们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变态?

我有试过想象,如果我本身是受害者,我当时害怕的心情应该与一名小孩无异。你们不妨试着去想象这些受害者在遇害前的心理状态,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负荷得到的,更何况是一名小孩呢?朋友们,你们不妨合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小振忠,用我们的心与身去想象并感受从他被掳走的那一刻开始,过程中的害怕、无助的嚎啕大哭,过程中可能的打伤的痛,还有那有意思的觉得自己将被伤害的恐慌,直到被杀害那一刻的痛……是不是有种‘想不下去’的难受呢?

小振忠这事也勾起我记忆里多起类似的案件,其中包括好多年前小松升的失踪案件,当时我还记得有报导说他被贩卖到泰国当乞丐,还有近几年巫裔女童失踪过后被发现杀害的事件,还有那数年前在新加坡与大马轰动一时的中国国籍女孩黄娜在新加坡被来自大马阿豪杀害的案件,想着想着,我心中除了哀伤就是无奈。在几年后的现在,若有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是不是也在预料之内呢?这是多么残忍的答案啊!

我在我的部落格写了无数与生命有关的文字,以最真诚的心去分享我对生命的感悟,希望有缘人可以更加珍惜生命,并发挥生命的价值,这些文字给我最大的满足感与安慰莫不过是曾经有人告诉我这些文字对他的影响,包括放弃自杀;然而对于这些涉及刑事的夺命案件,我总觉得我可以做的太有限了,是不是会读这些文字的人都不犯事,而会犯事的人本来就不读这些文字?无论如何,小振忠一事让我更确定我们要爱,爱身边每一个人,因为我们真的无法预计不幸的事情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还有我总是这么想,那些犯事者,若他们从小就有得到亲人与朋友们的爱,他们会否就不会踏上这不归路?

Thursday, January 24, 2013

爱是永恒第一百篇

写部落格多年,初期放在friendster部落格的文字并没有归类,直到搬来blogspot后,我把之前的文字归类了。其中对于爱情或情感的文字分享我都放在‘爱是永恒’这类别。‘爱是永恒’取自张学友的歌曲,我之所以选了这四个字是因为我觉得这些‘爱’都在我的部落格被文字化而变成了永恒。所以,我还是很感恩我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把这几年来的相关感受写下,方可以到累积今天的第九十九篇后你们在读着的第一百篇。

今晚,我重新选择性阅读这些文字,我越读越感动(有点自爽,对不对?),多年来有关情感的文字重新在我眼前出现,心中当然有涟漪,毕竟那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过去,不管好坏,都那么珍贵,因为这都是我人生里独一无二的文字。那些开心的、甜蜜的,我边读时边露出淡淡的笑容;那些曾经让我痛彻心扉的,我边读时也莫名边露出傻笑,并摇摇头,原来,这些过去的情绪都已经在我心中升华成一种感恩的心情,也是人生学问的一种,给我去好好经营当前的,并以平常心展望未来的。

百篇文字里,从久远的忙碌小猪,间中穿插的孩子王、Kenangan Terindah等,还有那刻骨铭心的的阿烨与阿圆,直到‘糟糕,我想你’,其实都写着自己对情感的态度,我在这些文字里不但看见自己‘不得不的成长’,而且对情感不急不缓的‘期待细水长流’进行式,当然,文字里少不了固执,还有对失去与逝去的哀悼心情。对于那些长期有留意我有关文字的朋友,这些文字可否曾经触动你的心,而给了你一种莫名的释然呢?

重新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也自言自语问自己‘为何我当初会写这些文字?’,我发现我在某篇章的笔触确实是在我经历之外的,或许这跟我朋友常说我的,‘你很细腻’有关?这第一百篇,算是给我之前‘爱是永恒’的文字一个小结吧,对于在我这一百篇文字出现过的人物,我要真心谢谢你,不管你给的是疼是伤,那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受,由心而生的,我爱过、我恨过、我放手过,我就是没有欺骗过,我以这心态去爱,也以这心态写下从第一到第一百篇的‘爱是永恒’。

雨可成灾,亦可很美,如情感里的思念。

Monday, January 21, 2013

小兄弟情深:Conner & Cayden

太阳底下,总有温情。



在泳池里,哥哥的双脚在猛力踩水,右手在划水前进,他的左手呢?他的左手在拉着浮在水面的小筏子,筏子里躺着一名患有脑性麻痹的小孩子,这小孩子仿佛感觉到观众们的欢呼,脸上一直带有笑容,但是他坐立不起来看着在用尽全身力量去拉动他的哥哥。



在骑脚车时,哥哥的脚车后曳着一辆小车,他不理自己的速度比不上其他参赛者,他就只是用力的踩着脚车向前,带着坐在小车里,头上也戴着一顶安全帽的弟弟前进;在检查站停下喝水的时候,他先把水往弟弟的口靠,给弟弟喝了,他再喝。



在跑道上,朝气蓬勃的小孩子们的双腿不停往前奔跑去,就除了这哥哥,他正边跑边推着稍微比他矮小的车子,小车里的弟弟再次感受到站在两旁观众的欢呼与打气,他脸上露出开怀的笑容,举起双手,直到他的哥哥把他推向完结线,他最后第二名,他的哥哥最后一名。

非一般胜利的欢呼


以上的情节确确实实发生在美国的纳什维尔2011年的一场铁人三项(Triathlon)里,故事里的哥哥今年九岁,而弟弟则小哥哥两岁。他们都获得了2012年Sportskid以表扬他们令人振奋、感动及被学习的体育精神。我看这名小哥哥,Conner在获奖时激动流泪,他在边发表感言时还边看着他坐在轮椅上的弟弟,Cayden,那一刻,我也想站起来给他大大声的掌声。

登上杂志封面


领奖时的激动


父母为小孩牺牲的故事,我们很幸运也很感恩都从身边的朋友听到不少,时时刻刻给我们看见父母的伟大,提醒我们尽孝要及时。然而,兄弟姐妹之间这种牺牲的爱的真人真事却不多,尤其这故事活生生是发生在两名年纪轻轻的兄弟身上,让成年人的我们也自叹不如。我听着哥哥非常懂事、体谅与爱护的说出他为何要与弟弟一起完成铁人三项,心中除了感动,就是身上的敬意,难怪一些名人如Beyoncé也想跟这两小兄弟握手。

这次我也不在这里多说什么人生体会了,请大家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去观赏关于这两兄弟的相关短片和照片,用心去感觉光影里真挚的兄弟情,还有泪水中的温暖,提醒我们关心身边的人,也感恩自己每天如阳光沐浴的幸福。

比赛过后


兄弟情深
我本身很喜欢的一张照片

Friday, January 18, 2013

鲟鱼本多刺,海棠本无香

夜很静。我清楚听见房里那架不知什么年岁的冷气机在喘气,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冷,而且胸口还在冒汗。

应该是刚才的运动所促进的血液循环吧,就算身体已歇着了,体内血液的循环力还尚存不可弱视的动量,尤其在心脏那里感觉特强烈。

不管是上哪种课程,就连瑜伽课开始前也要先‘热身’,活动后要舒展胫骨再‘冷身’。老师都交代,若不这样,身体容易受伤。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从没有到深种,若在开始前都可以有足够的热身,在结束后又可以优雅退去的话,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伤者了。

在感情里,不管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给是取,是得是失,在汹涌的情绪交织的最后,我们还是会和这一切分离,无一幸免。

可以爱,已经是一种福气!爱了就爱了,过去的也没必要去强求什么,毕竟都是经历一场,何须恨?

网络海棠

Thursday, January 17, 2013

爸妈何止是神医

刚过的周末,我病得全身乏力,只能躺在床上。发冷的身体与热乎乎的额头加起来的感觉本来就不好受,再加上心中那股并发的孤独感,让瑟缩的我觉得自己好可怜。

那天下午,我没开空调,穿了两件衣服后把自己关在被单下;不知道是身体太冷,还是外面在下雨,我就是觉得没开空调的房间也特别冷,一个多小时都过去了,我身体还是没流出一滴汗,当下的我被好久没出窍的‘脆弱一面’占领——突然很想家。

大约躺了两个小时候,我身体才开始流汗;在过差不多半小时后,我脱掉汗湿的衣服、抹干身体,再穿上另一件衣服,继续窝在被单里“焗汗”,在大约换了五件衣服后,我开始感觉到身体的体温比较正常了,至少不再感到难受。

晚餐时间,我婉拒了同屋友煮的晚餐,只喝了杯有机麦片与吃了几块饼干。我本来不想打电话回家,不过还是因为太想家而打回去了。妈妈知道我生病后而发出的担心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时,我觉得自己好像很‘不乖’。妈妈给了我好多好多的叮咛,她还告诉既然我已经出了一身汗,只要当晚临睡前再吃药,明天就会好转,我听她这么一说后身体也突然舒服很多;她还说我在完全康复前,喉咙可能会痛,而且鼻涕或痰会变青色,有了这些症状就代表病情好转。我好惊讶为何妈妈不是医生却懂那么多,真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听着妈妈和爸爸通过妈妈再通过电话给我的唠叨,我心底有难以描绘的感动,而也因为这样,我流了眼泪。

每次我在国外病得动不了时,都会想起我十六岁考PMR时的那场大病。我记得那时考了第七科后还有数天才会考最后一张,我本以为可以在那几天再做复习,但我却在那天回到家后发高烧。那几天的我虽然过得有点迷迷糊糊,但对于妈妈和姐姐在那几晚熬夜照料我的点滴,这么多年后我还是历历在目。虽然我在考最后一张时,身体的烧还未全退,不过我还算撑过了;成绩出炉当天,我在爸妈从未预料的情况下考获全A,我总那么觉得,如果说那前七科的A是靠我平时的努力加爸妈和姐姐平时的教导而获得,那么这第八个A是完完全全来自家人们给我的呵护与爱

爸妈接受的教育不比我高,但是,不管我在海外遇到什么问题时,他们都会给我好多看法与意见,我很惭愧有时候还会说“妈,事情不是你想象中简单”;对爸妈而言,就算我再高大,我永远都是他的小孩;我在海外经历多了,也觉得自己长大了,然而,当我病时、无助时,我会发觉自己不关自己几岁,我还是那么需要父母给我的爱

世界上最无条件关心我们的莫不过是父母了,离家这么久,父母是我每次回家的最大的动力。然而,父母会老,他们也正老去,这是我在海外最大的矛盾。在海外多年,我病时,爸妈是神医;我要回忆一些儿时的事件,他们是我回忆库;当我不懂要怎么煮某食物时,妈妈是我的厨师;当我面对人际问题时,他们是我的辅导员;当印尼发生地震时,他们是我的情报员……

Tuesday, January 15, 2013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原来我的心,可以如此快速跳跃这仿佛超越我的体能,在你到来
之前,我安分于七八十次的节拍
就是那首单调的单身万岁催眠曲
催眠着我一个人享受城里多个的
一个人的习惯,那通过一个眼神
就可以找到一起晒月光的好理由
就算只能维持在红人转绿人之前
我们还是因为分心而向往两个人。

橱窗前那长发双尾美人鱼公主
在咖啡还剩下半杯时向我走来
我问她“你的尾巴呢?”,她不语只微笑摇摇头
我问她“你的衣服呢?”,她继续不语微笑摇摇头
我问她“你是找我吗?”,她看着我微笑点点头
我再问她“你不说话吗?”......
原来我的心,可以如此快速跳跃这仿佛超越我的体能,在你到来
之后,是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还是这世界都是你无声的声音?

“Excuse me…… Excuse me……”
我把视线从只剩半杯的咖啡移去声音的方向
有个长发女孩在问我借坐那我放背包的椅子
我连忙放下徐志摩,移开背包跟她微笑点头
示意让她坐下,她礼貌回我一个感激的笑容
——这也许是痴。竟许是痴。
我信我确然是痴
,但你的微笑已转拨一支已然定向的舵
我决定不再只身起航。


Monday, January 14, 2013

奇迹:亲情互动里的强大力量

海啸来袭之际,如果你站在它之前,你的心情是如何?

当我们沉醉在幸福快乐时,又有多少人会居安思危联想到生死呢?就如在《海啸奇迹》里,当主角所定的酒店房间从本来在第三楼的普通房间被升级去面向无敌海景靠沙滩的套房后,他们雀跃的是幸运神的眷顾,在享受天伦之乐时唯一的担心就是男主角在假期结束后可能会丢掉的工作,他们哪里会想到真正的大灾难其实就源自他们眼前一大片美丽的海洋,将铺天盖地的几乎摧毁了他们的一切。

整部电影不但没有在海啸的视觉效果方面下重本,而且导演也不刻意去夸张描绘电影里的海啸袭击时给环境带来的毁坏与事后罹难者的死状,所以,这让我在观赏这部电影时只把关注点放在这一家人在灾难后的情感互动。浩劫当前,这一家人在感情互动里的矛盾是这部戏的亮眼之处,而我觉得这部戏的情感主轴全来自他们的大儿子:
(一) 这大儿子对于他两名弟弟的那种不懂如何体现一名(年纪小)大哥哥对弟弟们的爱,他对母亲嘶喊说两名弟弟已经遇难的声音里,乍听似无情,其实他带有哭腔的说词里表露着他对两名失踪弟弟的惧怕与伤感;(二) 他以一名小男生与父亲之间那种‘都是男生’心照不宣的情感,从他起初带有点任性的性格,到他与父亲重逢时勇敢告诉父亲自己亏欠母亲的话,还有最后父亲鼓励他告诉母亲的那一刻,其实都洋溢着一种很难得的含蓄父子亲;(三) 当海啸刚发生后,他在遇上母亲时所拥有的亲切感与安全感,还有在母亲受伤后,他变身为要保护妈妈的大小孩,而在母亲住院期间心中参差的依赖感、孤立感,还有对母亲可能死亡的陌生感与惧怕感,这几幕都在刻画着母子间矛盾却深大的爱。

充满求生意志的水中挣扎

导演选择用一名小孩的单纯情感世界为亲情互动的出发点,再通过这情感成长的过程给观众看见一名小孩从起初的自我,如何慢慢升华到间中对生离死别的体会,再衍生到重遇后的懂事。这铺排不但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亲情演进,而且也给我们看见亲人之间在困境里应有的无条件保护与付出;导演似乎也想以一名小孩的观点去让大家正视大家因为忙碌工作而忽略亲情的心态,并看见亲情世界最初最强大的力量,毕竟我们通过这电影看见了在一场大灾难后,可以让我们继续生活的最大理由往往就是亲人与亲情依旧在。

另外,剧中的父母分别都给孩子们说的“我也害怕”是我个人在这部漫延着亲情的戏里觉得最唐突的地方,然而,也是这句话触发我去思考这是否跟西方与东方家庭教育观有差别。浩劫到来时,父母是不是应该不管状况如何都要试着表现坚强与勇敢,就算是伪装的都好,为的就是要安抚孩子的心。我个人觉得,东方家庭的父母在教导小孩,一般都会树立‘长辈’的形象,让小孩因这长幼有别的关系而产生一种敬畏,所以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那耳熟能详的“要听爸妈的话”训示来作为分辨黑白是非的依据。所以危机当前时,身为父母的还是要抑制住心中的惧怕,在维持长辈‘强大’的身份的同时也给小辈安全感。

西方家长一般给了孩子们比较多的自主权,教导孩子方面有不少都是以‘朋友’身份来分享,给予建议,他们从小就给孩子做选择,非常重视孩子们的私人空间。所以就算是危机当前,父母也不必故作坚强,因为他们要给孩子们传达的是‘一起共度难关’,而不是‘我会带领你’。在《海啸奇迹》里,主角的孩子们比我想象中的坚强,所以我就去假设,若说东方小孩依赖性比较强,在危难时只懂跟随父母的步伐,那么在灾难时,这是否会间接成为一种累赘呢?反观西方小孩,大部分从小就学习独立,也习惯了会思考、做决定,所以不管在做决定或者在发生困难时的自我保护,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好处也许是可能多个解决方案做比较,但也会因此而让小孩们有了自我的固执,因为在不行时觉得自己可行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灾难当前,勇敢的父爱

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就是主角一家人的团结力量,这也是这部电影要带出的信息“Nothing is more powerful than human sprit”。这力量的奇妙之处,是它先从我之前有提到的矛盾为触发点,直到在恶劣环境下共处时激发出来对自己、对家人的责任感,还有对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的共识。虽说每个人天生都有很强的求生意志,但这可是高达三十公尺的大海啸,当我看着海啸袭击后,母亲与大儿子的在汹涌急流的挣扎与受伤的场面,我想若母亲与儿子不是在短时间内相遇,在几番挣扎后,他们是否会选择放弃呢?剧中的母亲为了救儿子,她忘了自己身体伤口的痛楚,若她的儿子不再她身边,她会否有毅力去翻越草丛、忍痛爬上大树直到获救为止呢?而那大儿子若不是见到母亲,心中萌生的亲切安全感给他打了一支强心针,当他看见母亲身陷危险时,他又岂会勇敢放弃了本来已找到的依靠,跟着去无定向的水流去寻找母亲呢?而身为父亲的,也按捺着心中的恐惧与悲伤,为的就是要寻找自己失散的儿子和妻子,也因为这样,他忍痛与两名小儿子暂时分离,因为他知道那并不是安全的‘寻妻寻子之旅’,贸然把两名年幼的小孩带上,不但无助于寻获妻子与儿子,而且还可能让两名小儿子面对新的生命危险,这是感性里非常珍贵的理性。

戏中那幕男主角跟人借电话报平安时的全盘托出,也是我个人觉得矛盾的;因为听者毕竟是老人家,虽然不至于欺骗全家人安然无事,但是至少可以先选择善意的部分隐瞒,直到最后的确定,不管好坏才告诉也不会迟。然而,这矛盾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也许他的立场是他的父母应该知道事实。在报平安的第一通电话里,男主角凄厉的哭声好像一把刀,割入我的心,那时候我的眼眶热热水水的,我自己很明白那感觉——有些问题,我们都想自己先当,但是一旦我们听见熟悉又亲切的声音,我们会失控把事实的全部说出;也是那把声音,让我们的双眼决堤泪奔。然而,我们不应该把问题转给家人,尤其是老人家,所以在他的第二通电话,他的语气变得镇定许多,为的就是要安抚老人家,也在给自己希望,给自己希望还可以与家人团聚。
互相扶持、依偎

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我相信导演在某部分还是会做了些许更动来让这故事更有表演或上映价值,然而我真正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导演在刻画人性并让人产生共鸣是有一定的功力,除了以上报平安那一幕赚了我的眼泪,在大儿子怀疑母亲已经离世时的不安,直到见到母亲那一刻的真情流露,还有三名儿子与父亲在医院外戏剧性的相遇,我的心都被揪得紧紧的,而且我的眼眶也不停在滚烫,而我清楚知道这两幕的催泪导因都来自这三名小孩子,他们自然且成功表现出人性最真的一面,对于长期在海外出差,心中有种“有时候为了要赚补助,已经忘记为什么要出差”的我而言,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心灵净化作品。

在看完《海啸奇迹》离开电影院时,我在想若有天我身为人父,当死亡无声无息悄悄逼近,与生命瞬间交替时,我到底遗留了什么给我爱的人呢?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我父母常跟我们四兄弟姐妹说的一句话“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四兄弟姐妹一定要和!”,而我也因为这句话而有了答案。

Thursday, January 10, 2013

重重的结婚,还是匆匆的结婚?


前天某中国同事送了我一包喜糖,我恭喜并道谢后就和他谈起他这次的婚礼。他说这次回中国的短短一周内,不但要赶拍婚纱、选婚纱照,过后也进行了简单的传统过大礼仪式,还有娶新娘和摆喜酒。礼成后,他匆匆回到印尼开始上班,他告诉我他的项目经理在他还没休完假时就开始催他提交某重要文件了。我问他,“那你不累吗?”,他摆出无奈的样子说道,“那没办法……”

我接着问我的同事,“你的新婚老婆没意见啊?”,他苦笑说着,“有意见又能怎样?至少我的另一半是我自己选的。我们中国人一般结婚得早,像我们这种长期出差的,其实父母都会帮我们物色好结婚对象;回老家进行非正式的相亲后,就可以领证啦,过后又继续出差赚钱。我老婆办好陪伴签后,也会过来印尼和我一同生活了。”

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从中国同事那听见类似的状况,如果拿一天光顾一次马桶和一生人结一次婚来做比较,我觉得这结婚还比肚子痛上厕所来得更匆匆。当我和比较谈得来的中国同事谈以上话题时,我总是用以上的比喻。他们不但没反感,反而异口同声说,“没办法,我们工作压力大!”。

我记得大约四年前,我公司的秘书有群发过一封表扬信,那信的大概内容是工程师甲在某项目担任重要岗位,本来休假回中国结婚,不过由于在交付的项目出了问题,他在结婚当天的晚上就赶回去那国家。信中,某领导还特别注重他牺牲自己的新婚之夜的工作表现值得大家学习。我记得当时我读完那表扬信后,我大概的自言自语内容是“那更好不用结,还有什么意思哦,你的人生……”

回想身边朋友与自己的姐姐妹妹在筹备婚礼时的忙碌,尤其加上要顾及双方家人时,不少环节的准备的工作仿佛变得更繁琐,好像重重难关要过,然而他们还是过了,一直到最后完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婚礼,我私底下问他们,其实他们都说累,不过都会说很开心、满足。就拿我上次充当我好友‘送嫁公’的那场婚礼,其实,我也觉得就算是从简的礼仪都要很费精神与心思,但是,当我看着我两位朋友在‘上头’仪式的感动时,我自己也莫名感动和开心。

在上个月妹妹的结婚,爸妈在特地的重要仪式都非常花心思,比如过大礼那天要拿去男方的寓意多子多孙石榴花,爸妈为了要确保那花不凋零,所以在当天早上才去离我家挺远的地方去拿的;还有在拜祖先时的大阵仗,我除了感受到传统仪式里的美德,最主要是我深刻体会到爸妈对儿女们的爱。好多人觉得结婚的仪式很麻烦,其实这些仪式上,我们的爸妈也不见得轻松。

我觉得人的一生,婚礼不管隆重或简单,它的优先级还是需在工作之上的,或者至少并行;工作里,又有谁是不忙碌的,最重要是选好时间,毕竟在中国公司工作的我,有不少次听多个部门的中方领导跟离职的员工沟通失败时都会说,“公司没有说没有了谁不行……”。虽然,我和中国同事共事多年,对于一些“这很正常”、“我们也不想”的理念,我还是有所保留,不过,我毕竟不是在中国成长,有些事是我理解与共鸣之外也不是我想的,也应该算正常吧!

结婚仪式确实可以从简,因为我觉得双方的爱与承诺才是最重要的,但我就接受不到“匆匆”的那种。给人感觉重重的婚礼,从我观察来看,其真正的意义是要一对新人在一些传统仪式里体悟到亲情与夫妻情的精神,另外,我某朋友告诉过我,婚礼的筹备也可以考验两人是否可以共同生活,呵呵,大学问啊!

Tuesday, January 8, 2013

小孩哭泣时

妈妈们在互相赞美对方的小孩
我在雅加达居住的公寓有个很大空中花园,每天清晨我从我公寓走去搭公司的巴士时都会经过这空中花园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这里,有好多父母与公公婆婆带着小孩让他们与其它小孩们一起嬉戏,有些则抱着或用小车推着普出生的小婴孩在那晒太阳。

我每次走过那儿时都会故意放慢脚步,看着这些可爱极了的小孩,仿佛也给了自己更开怀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工作。有小孩的地方,就有欢天喜地的笑声,当然也少不了仰天长啸的嚎啕大哭声了。

我每次看见小孩们不管是给人欺负或自己跌倒时,他会把脸部的五官几乎都凑在一起,眼睛红红、眼眶湿湿,在还没‘正式’放声大哭时都会跑过去爸爸妈妈或公公婆婆那儿,抱着他们的小腿后就张开喉咙,“啊”一声就哭了。被抱着脚的大人,在这时候总会蹲下身子把小孩抱在怀里,一手搂着小孩的腰,另一只手就在小孩子的头部后抚摸着。我每次看见类似的情景,心里就好感动。

我曾经也是一个非常爱哭的小孩,小时候和姐姐妹妹玩耍有争执时,姐姐妹妹都还没哭,我就已经稀里哗啦了。那时候,我就会走向妈妈,忙碌的妈妈见状后也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这时候,我不理姐姐在我哭时总喜欢说的“你哭咯,你哭你就赢咯!”,躺在妈妈怀里后的我,哭声开始变小,再慢慢变成边饮泣边说自己如何被欺负,直到我躺在妈妈的大腿睡着了。

呵呵,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很懦弱?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我看看现在的自己,再回想小时候的自己,还真的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啊!我的父母从小就给了我无比的安全感,有他们在,就算只是一个眼神,我都可以很安心去做我要做的事,就如我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刚开学的那几天。

现在我长大了,而且还一个人在海外,在公事上,我给人的形象总跟‘老板样’扯上关系,既然这不是什么坏比喻,我只好全收了。公事之外,我还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细胞都丰富的男人,我告诉自己生活上的困难不可事无大小都跟爸妈说,因为他们听了会担心,又不能正面帮到遥远我,所以,我都会尽量自己解决,或在解决后才告诉他们。

不知为何,每次想起两年前那件事,我在我父母面前哭泣,我总有种不孝的感觉;毕竟我不小了,不如小时,只要他们摸一摸或哄一哄就可以让我重展笑颜;有时候打电话跟妈聊天时,一时口快把自己的问题告诉他们,我一听见他们担心的语气时,心中就有种愧疚感。就如之前那件事,我无法振作时常跟他们说对不起,而爸妈的回答是,“你就是我的孩子,不管你几岁,你都是我的孩子,有事一定要跟我们讲。”

我今早去上班走过那广场时,看见一名小孩不知为何,紧紧搂着他妈妈的身体,不说话而且眼泪不停在流,我依稀听见那名妈妈说,“别怕,妈妈在。”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在二三十年后,当这小孩长大成人,若在生活上遇到大问题,在卸下老公、爸爸、员工等身份后,他应该还会搂着他的妈妈,而那妈妈依然会说,“别怕,妈妈在。”


注:这是我第三百篇部落格,将这文字送给我的爸妈。

Monday, January 7, 2013

云龙


那是从两个人的同时许愿后才开始
在神明之前,我记得我许过
属于两个人的愿望
那种要两个人同时感觉到才算愿望成真的
两个人的愿望
比如,幸福

在结束后的某年某天
神明在前、天灯在上、双膝在下
我说,把以前的愿望一分为二
各自幸福,那样才快乐
而且我也告诉神明说
“我这次回来也把愿给还了”

那只灵龟依旧是万千宠爱
好多人都因为它慕名而来
而我不是求财,只求别再牵绊
嗯,我只想清洗心中丁点徒留的印记
那曾经在唐僧、龙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前的欢笑

Sunday, January 6, 2013

静止时空里会呼吸的艺术美——Heart Patrick的人物摄影简介

摄影,是艺术创作的一种。

我是在2009年通过朋友Adrian的推介后才接触了Heart Patrick的摄影作品网站,虽我不懂摄影,但他当时的作品总给了我一种“不止是照片”的感觉,他在大部分的人物或旅游拍摄都会给予贴切主题,并把这主题文字置于照片中,有些照片还会加上简短的文案,增强了每张照片的主题性,也让我看到他用照片说故事的用心。

这几年,他在每次的人物拍摄里都交出极有诚意与水准的作品。在某些重复的概念拍摄里,我察觉他都会去尝试一些新的拍摄角度与手法,试图营造‘一物多视角’的欣赏空间,加上是人物拍摄,所以他多重的技巧给照片中模特儿的情绪增添了层次感,也间接给了欣赏者丰富的感官享受。这里我可以提出的例子就有他第五十三五十七的两个人物拍摄作品;其实两者的拍摄概念都可被概括为阳光都市型男,但是前者的青春、动感、活泼甚至是调皮的表现被安排在稍有古色古香的环境与悠闲的气氛里,人与景虽不能说有很强烈的对比,但我觉得他成功打造了有对比性却干净利落且清新的作品。而后者,他用了绿意盎然与阳光充沛的花园来对照模特儿的成熟与稳重感,不但不会刻意做作,而且身材本来魁梧高大的模特儿在简洁 的背景前,直接让欣赏者把焦点落在模特儿身上,整体感觉洋溢着“都市中回归大自然”的恬静。

人物53:Zaid

人物53:Zaid,我个人挺喜欢的其中一张

人物57:Justin Williams
至于在全新概念的拍摄里,他大胆的尝试不但不局限于对模特儿的表演要求,而且我留意到的是他在室内拍摄的灯光控制方面,都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给我感受到他在拍摄时的认真与专业的态度。如果要提对于模特儿表演要求亮眼的,我就不得不提他近期的第八十一的人物拍摄啦!虽然这概念拍摄不是原创,不过当我拿他所拍的与网上找到相同主题的拍摄照片来比较后,我不得不佩服他很有自己一套的想法去拍出自己的风格,若我对这概念背景不了解,我还会以为他就是这概念的始祖。如果你肯花点时间去逐一欣赏这作品集里的每一张照片,你将会发现这些照片的拍摄不是单靠摄影技术就可以完成的作品,因为稍缺创意就会给人单调感,他的天马行空让多张照片都充满惊喜,每张照片的不同的场景与模特儿各异的动作, 还有每张照片独一无偶的文案都是在创作期间要一一考虑与配合的,可见他的‘功力’有多深厚。

人物81:Fable Fawg

他穿的‘裙’名为tutu
提到灯光控制方面,我就要提提均是室内拍摄的《红灯区》与《黑沙发白烟花》。我记得我某位对摄影有研究的朋友曾告诉我,室内拍摄最考功夫的就是灯光,尤其是没有那些专业的灯光器材的环境下,很多拍摄场景都会被局限,就算模特儿多出色都是徒然。我个人对于灯光研究不多,但若从照片的整体感来看,我个人觉得室内拍摄的灯光的首要作用不在照亮,而是先要营造心目中的设计环境气氛,再者是要突出拍摄主角的自然影像,比如反光、倒影、甚至是曲线与‘质感’。前者的人物拍摄都几乎完美做到我以上所提的两点,创造了“红灯区”气氛之余,也突出了主角鲜明的五官、轮廓与身体曲线;而后者的布景虽简单,但这个拍摄的灯光控制可细心了,除了要突出‘烟’,更要把主角的胴体反光与暗影处处理 好,才可以带出主题与概念的效果。

人物59:Wesley Yap

人物75:Seamus Lim

这系列里其中一张的唯美‘剧照’
谈了不少我个人对他摄影技巧的愚见后,我想再谈回他作品一向给我那种“不止是照片”的感觉,众多作品中,我个人觉得给了我最浓厚的“不止是照片”感觉的上等之作包括了他在2010年的《金鱼佬》,2011年的《雪淋淋》和在2012年初期我已提过的《红灯区》这三个影集。我之所以选了这三集截然不同主题的人物拍摄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可以从照片里感染到模特儿们的情绪,模特儿们贴切的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摄影师在灯光方面的控制和大胆的场景设计,把所谓的“照片”升华成“艺术品”,大大提升里其欣赏的价值,尤其是《红灯区》更给了我“王家卫加张叔平”的唯美的艺术感,有媲美《阿飞正传》与《花样年华》的经典电影海报之嫌,呵呵,所以若他没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空有摄影技巧,又如何完成这些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呢?

人物51:依然是Wesley Yap,这照片有种情感上的'bonding'

“啊,原来你在这里啊”

人物69:Jack Lim。他把照片稍微转个90度,就有这截肢的‘恶心’视觉效果......

普通的mirroring的效果在他的创意里,大大提升了照片的‘血腥’程度
就如我之前多次提过他作品一贯给我的感觉,我虽已惊叹却出于艺术创作求好之心,我每次都期望可以在他的作品里寻找到另一种我从未预期的感觉,然而我很开心可以在他第七十八名的人物专题拍摄,“Sunset Reservoir”里触摸到另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是什么感觉呢?这感觉其实说来很怪,因为当我边欣赏边合眼时是有影像的,而这影像就在我一向对艺术创作欣赏的专属空间里浮现:相片中的模特儿在静止的时空里维持着相片中的不同姿势,向我走来再离去,过程中,本来毫无颜色的空间也顿时给照片里的黄昏背景逐一填满。这名模特儿看似静止,但我仿佛可以感觉到他的呼吸,嗯,他并不是一片冷漠的广告版——他静止的脚步正有要向前的动力,还有他怡然的回首有微风的掠过,还有他皮肤上是有夕阳照耀的微热……

“Sunset Reservoir”是我个人觉得他在2012年里的最佳人物拍摄(《红灯区》第二,呵呵),整个拍摄环境其实就很简单,几乎是回到最初的大自然元素而已,加上模特儿朴素的打扮,融入大环境里的黄昏景色,带出了一致的洗尽铅华的美感;在你们继续阅读之前,不妨先根据上一段里的链接先去看看这一集的完整照片。要在这一集选出所谓的最好几张并不容易,对于我而言几乎每张都有种静谧的原始美,而这美是种会呼吸的美,我就选其中三张照片来解释这感觉。

人物78:Desmond Wong
这张是这一集里我最喜欢的照片,他善用了夕阳在下山之前的不猛却不弱的光线照耀在模特儿的身上,我猜想在拍这照片时,模特儿本来要对着镜头微笑的,但是因为刺眼的阳光而很自然的把眼睛合上,他立即捕捉模特儿此刻的脸部表情,不但吻合了主题,也可以感觉到夕阳西下时的悠然。

这系列里给我最多‘动感’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在捕捉景色里最完整的一张,从树梢被静止的抖动,湖上被静止的水纹,湖畔野草被静止的摇摆,直到模特儿本身衣着被静止的吹动,他用照片静止了一切又给予他们一种“下一步”的感觉,若是看类似魔术题材的电影,这张照片可以在魔术师用魔术棒‘叮’一声后就可以活动起来,并可以感觉到的凉凉微风。

简单的设计,值得赞赏的创意
或许是我见识不多,但对于这张照片所置放的主题文字方式如画龙点睛,我不得不再给他一个赞。这其实是一种挺在不少优化照片的软件里都可以找得到的功能,但他的心思与创意就在这照片里显露无遗,而最重要的完全符合了黄昏主题。当然,这照片也再次静止了一切,却也可以给我感觉到微扬起头的模特儿在轻轻的呼吸。

Heart Patrick成功把人物拍摄带到一种属于自己的Heart Patrick式的拍摄并不是巧合,更不是因为纯属技巧。游览他的作品网站时,我发现他在呈现作品时也非常用心,比如在特地作品里还会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增加了欣赏照片的气氛,让我可以更加贴近他的主题。另外,他的中英文的语文造诣也可以从他的主题、文案,还有每一集照片简介里文字,不管语法或用词都不是马马虎虎的。所以,相比其它人拍摄人物的作品来看,我就是觉得他大部分的作品比人多了生命力与主题性的情绪,而这体会也是我个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所以这也是我欣赏他的摄影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相信每名和艺术扯上关系的人,性格上都有一定的执着或固执,优雅一点可以说为风格。好多人第一次接触他的人物拍摄作品肯定都会猜想为何都以男模特儿居多,这一点我起初也有想过,但如果把他曾经拍过的女模特儿作品也摆开来看(尤其是第五十四个人物拍摄),我看见的不再是他拍的模特儿,而是他在每一部作品里对于光线与艺术的追求,他用相机的技术去静止了镜头里的一切,但是他更善用光(自然的阳光、人造的灯光和相机的闪光)与自己的感受去赋予这一切可以呼吸的能力,而让我觉得他多部的人物拍摄作品都是艺术品,除了有欣赏价值,也可以成为摄影初学者的学习对象。

人物54:气质美女Jacylnn
用艺术来呈现某种事物或概念,很难说哪个方式比如文字、影像、音乐等才会比较‘好’或‘合适’,比如小说翻拍的电影影评总少不了与原著的对比,或者用新曲风翻唱的冷门歌曲有时会让人把翻唱的误会成原唱。所以,不同的艺术呈现其实就是要给欣赏者不一样的感觉,而感觉本来抽象,所以受落的程度当然也不一样。拍照本来就是要静止一切,把眼前的美好化为永恒,但是有些人把照片里生物的生命力减少,犹如花瓶;而有人却能做到给照片里的非生物与主角融为一体,看似都有生命。我在网上的讨论区也看过别人批评他的作品,其中那《第六十五天》的模特儿汗流的衬衫就给不少人觉得是败笔,但我却认为就是因为这而看来真,毕竟他拍的是人不是洋娃娃。

偶尔打开他的作品网站去看他拍过的每一集照片,会有种让我仿佛独自一个人走进鸦雀无声的画廊的体验,我看着墙上挂着一幅又一幅的画,偶在某幅画前,我选择了停下脚步,停驻后我用暖和的眼神看着那副画,去欣赏这幅画各角落里不起眼的小东西,再把眼光停留在主角的表情上,试图感受主角的情绪,就在环境里的一切都仿佛陷入无限寂静时,我听见了微弱的呼吸声,来自……眼前的一幅画,接着,我自己轻轻点了点头。

朋友们,我本不是好摄之人,但是可以欣赏Heart Patrick的作品集,那心情就如陶渊明说过的,“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